幼儿园里办生日会是分享还是攀比?

29.05.2016  22:58

教育学专家:幼儿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

太原市民张女士的女儿小飞刚过了5岁生日,在幼儿园读大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飞班上有小朋友过生日,孩子家长都会带生日蛋糕、买礼物给全班的小朋友。5月初,小飞过生日,张女士给孩子带了一个大蛋糕,买了些水果沙拉。没想到第二天,班上十多个小朋友竟然吃坏了肚子。“给每个孩子买小礼品太麻烦,就想给孩子带些好吃的一起分享,没想到弄成这个结果。”张女士觉得很抱歉,但同时又疑惑:自己孩子过生日,得给全班小朋友带礼物,这种风气究竟好不好?

记者了解到,张女士的困惑并不是她一个人的。省城不少幼儿园孩子过生日,家长都会给全班小朋友准备礼物。家长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样会让孩子学会分享还是学会攀比?教育专家有什么建议?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有的只买生日蛋糕有的得备单独礼物

23日、24日,记者随机采访了省城5家幼儿园,只有一家明确表示不允许家长带校外食品进校,幼儿园也没有家长给孩子买礼物。另外4家幼儿园的各年级中,或多或少存在孩子过生日家长带蛋糕或礼物给班里孩子的情况。对此,幼儿园没有特别要求。

太原市万柏林区有十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周老师告诉记者,这种风气是这六七年兴起的。“以前孩子都是自己在家过生日。后来,有些班级的孩子过生日,家长开始买个蛋糕、带点水果,分给小朋友们一起吃。这两年开始,就有家长按份儿给班级的小朋友带礼物。”周老师说,通常一个班里,一名家长按份儿带礼物来,之后过生日的孩子家长也会带东西,这种风气在一个班级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这两年,给孩子们分别带礼物的风气更盛,很多班级都是,孩子们还会提要求,希望要什么。

上个月,家住太原市解放路的王女士也准备了23份巧克力给儿子班里的小伙伴。

“从孩子进了这家幼儿园,多数孩子过生日时家长都得准备礼物分给大家。现在,我儿

子的铅笔盒、电子表、铅笔橡皮都是这么得来的。”这次,王女士实在不知道给送什么了,就买了巧克力,因为“一般孩子都爱吃甜食。

王女士说,她身边不少朋友家孩子所在幼儿园也有类似情况,“简单些的,家长只要带蛋糕让孩子们一起吃就好。像我家这种,还得单独准备小礼物。这得看各幼儿园,甚至各班情况。我听说,我家孩子幼儿园去年开学的小班,家长们一早就约定不在幼儿园这么过生日,也就没有这种风气。

有些家长觉得是分享有些家长觉得是攀比

为什么自己孩子过生日,还要给班里其他孩子带礼物?

张先生觉得这是一种分享。“现在每家一个孩子的多,从小被父母、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这么多人宠着,喜欢什么都是自己的,不懂得分享,也不习惯礼让。”张先生的儿子刚上幼儿园时,经常因为玩具、零食和班里小朋友打打闹闹,“有一天,经常和我儿子打闹的孩子过生日,送了每个孩子一盒橡皮泥,之后我儿子有什么东西也和那个小孩一起玩,关系就好了。”张先生说,他儿子过生日时,他特地给班里所有孩子买了迪士尼文具,是包括铅笔、橡皮、尺子的简单套装。“我不觉得这就是攀比。这样的行为会教给孩子跟别的孩子分享。另外,也是为了让孩子心理平衡,否则他会觉得没面子,不利于他融入集体。”采访中,记者也遇到一些反对的家长。“我家外孙中班以前,班里就没有这些事,最多有家长在孩子生日时带个蛋糕,但也是个别的。”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张女士说,去年冬季某天,张女士接外孙回家,外孙拿着个文具盒给她看,说是班里这学期转来的小女生过生日,家长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铅笔盒,“后来他们班每个小孩过生日都这么闹。外孙自己过生日一个月前就惦记上了,让他爸妈买变形金刚,后来说不行又要四驱车,最后是买电子表,孩子还生气了,觉得自己准备的礼物没同学好。

张女士说,这就是从小培养孩子攀比之风,幼儿园应该好好管管。

账单

小孩的生日支出

那现在幼儿园小孩过个生日得支出多少?记者请几位家长算了算账。

家住解放路的王女士家儿子所上幼儿园,班里除了王女士孩子,有23人。为了不让孩子一次吃太多巧克力坏牙,王女士买的是11.9元一袋的分享装,一袋15个,共273.7元。另外,还买了350元的大蛋糕一个。

儿子过个生日,一共花623.7元。

采访中,家长们准备最多的礼物是文具、玩具、油画棒等孩子们常用的,单价在六七元到十几元不等。最贵的是张女士外孙收到的农场积木玩具,“回家我女儿上网查了下价格,36元一套。这种玩具给一个孩子买不算贵,但给一个班的孩子买,就有些夸张了。

过生日的小孩家长给所有孩子派发礼物,那别的孩子要给过生日的小朋友送生日礼物吗?张女士说,她家外孙班里,孩子只给关系好的小朋友送生日礼物,倒没全部回礼,“这还好,否则所有人都要回礼,这负担也不小。

幼儿园老师

小孩生日这么“隆重”个别家长主导大家跟风

从事幼师工作5年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她觉得她所在幼儿园的班级如果发生这种风气,通常是由个别家长引起,之后家长们就会跟风。“我接过一个中班,刚开学有两个小女孩过生日。午餐前,两个孩子家长不约而同送来蛋糕,一名家长给所有小朋友买了手工折纸,另一名家长买的是彩色铅笔。”刘老师说,中午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吃蛋糕,但下午问题就来了。“有的孩子喜欢折纸,把彩铅扔到一边。有的孩子喜欢彩铅,但一边拿着画画,一边还挑剔彩铅颜色浅,嫌不如蜡笔和水彩颜色漂亮。”刘老师发现,过生日那两个小女孩听着小朋友们对礼物的评价,样子很紧张,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

刘老师觉得这种情况很奇怪,“通常都是谁过生日谁收礼物,但是送这两个女孩生日礼物的孩子并不多。我组织小朋友一起给两人唱生日歌,画画送给她们。”之后,刘老师跟那两名家长私下沟通过,但两名家长都说自己也没办法。“他们告诉我,这风气不是他们想要的,但从小班开始,这个班级就这么过生日。开始,他们也觉得这是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好机会,但时间一长,就像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且,如果不完成,跟孩子就交代不过去。孩子们都非常重视。还有孩子专门记每个月谁过生日,甚至提前和过生日的孩子商量要什么礼物。

刘老师也劝说过家长不要这么做,花费多不说,还让孩子产生相互比较的心理。但家长们说,他们一旦告诉孩子这次生日不给班里同学准备礼物,孩子就会很失望,甚至愤怒。“孩子的理由是,我拿了别人礼物,但是自己过生日却不送,觉得小气。而且,有些孩子很享受自己过生日,给大家送礼物的感觉。觉得那天自己就是班级中心。”对此,刘老师也有些无奈。

教育学专家

老师要引导孩子还要和家长多沟通

幼儿园小孩过生日,家长给所有小朋友带礼物是否合适?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学会分享、被集体接受,应该怎么做?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丁老师认为,家长们的这些做法,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攀比,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并没有太多好处。

孩子们喜欢家长送礼物这种方式,是因为孩子们希望自己成为焦点,受到小朋友的重视和欢迎。为了受到更多重视和喜欢,他们对礼物就会要求更多。”丁老师说,这会让孩子们产生虚荣心。

采访中,不少家长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合群、被其他孩子喜欢,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孩子在这种过程中学会分享。对此,丁老师说,家长的期待可以理解,但不应该完全转嫁为物质体现。丁老师建议,让孩子自己动手,可以自制手工品、卡片等,在生日时发给同学,或者跟着家长做生日蛋糕。“让孩子自己动手付出,他学到的会更多,注意的也不仅仅是这份礼物的价格。

如果有些幼儿园班级已经形成这种送礼物之风,该怎么办呢?丁老师认为,主要得靠班级老师引导。“首先,老师要和家长们沟通,以其他形式代替买礼物来给孩子们过生日。或者完全把过生日这件事交给幼儿园,孩子过生日应该是收到祝福,而不是给人派发礼物,老师可以带着小朋友们送上祝福。”另外,老师也需要引导孩子,教给孩子什么是分享,应该如何赢得别人喜欢,而不仅仅是靠送礼物换得。这样双管齐下,家长不带来礼物,孩子们慢慢适应了,这种风气也就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