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之城 今年阳曲娄烦将实现脱贫

14.05.2018  07:28

  为了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之城,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我市将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把消除贫困作为第一民生,建立都市区反哺农业、生态补偿脱贫等城乡联动脱贫机制,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推进"城区返乡,单位返村"对口帮扶,确保到2018年阳曲、娄烦两县实现脱贫。

   三规对接”施策扶贫

  根据中央和我省的脱贫攻坚规划要求,落实编制全市脱贫攻坚总体规划、产业扶贫规划以及分年度脱贫规划,通过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算账,始终推进收益水平较高的贫困人口积极脱贫。根据贫困人口分布、制贫原因,落实好精准扶贫的措施和资金,做到项目安排精准,确保国家扶持政策精准到位。精准制定年度脱贫绩效和考核目标,精准脱贫到村、到户、到人。

   反哺式”特色扶贫

  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反哺农村,市民反哺农民,促进共建共享扶贫。

  支持鼓励市民返乡创业、发展乡村工业、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让贫困户通过就业搭上“产业致富”的快车。

  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合作式、参与式、整体式”的农业发展之路。

  推进以阳曲食品工业园、华夏文明产业园为引领的农民参与式主动脱贫,重构区域产业业态,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助力农村通过生态修复、移民搬迁,建设一批以阳曲上安村、娄烦县兑集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特色风情小镇,让城市市民掏出“票子”填补农村人的“袋子”,促进农民增收。

   生态补偿助力扶贫

  娄烦、阳曲作为全市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对其实施生态补偿脱贫。

  强化实施退耕还林补助,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合作组织承揽深化造林、生态修复、防洪蓄水建坝工程,利用生态补偿资金直接支持贫困人口创业就业。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公益岗位,使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提高收益水平,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地方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娄烦、阳曲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资金收入水平。

  延伸生态产业链条,扶持发展兼顾脱贫与生态效益的苹果、梨、杏、核桃等经济林种植以及林下中药材、间作小杂粮、林下养殖等,推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农家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运用碳汇交易、生态产品服务标志等补偿方式,完善市场化补偿模式,引导各类收益主体履行生态补偿责任。

   易地搬迁稳定扶贫

  统筹生态布局与都市区的衔接,按照“生态圈”功能重点对水土流失、生存条件艰苦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饮水、出行、用电、通讯等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建成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安置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到2018年,对2836户7095口贫困人口完成搬迁安置,同步脱贫。

   社会、社保联动扶贫

  广泛争取社会资源,积极引领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大力实施“城区返乡、单位返村”对口帮扶,建立企业帮扶、干部驻村、志愿者服务的融资平台、对接平台,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渠道,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有效参与扶贫开发。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机构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到村到户开展精准扶贫。综合运用低保、五保、养老、医疗、大病救助、社会救济等政策措施,稳步提高补助救济标准,低保水平与贫困标准逐步衔接持平,对年老体弱、身体残疾,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苦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

  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构筑健康、社保、教育等多重防线,破解“支出型贫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