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就医负担

12.02.2015  14:34

  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全市新农合平均参合率达到99.7%,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提高新农合筹资和补偿标准。人均筹资标准由340元提高到390元,其中财政补助320元/人;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75%以上;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列入提高保障水平范围的重大疾病不计封顶线。二是推进门诊统筹总额预算付费工作。在所有统筹地区推开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和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制度改革,目前已有8000多名新农合病人享受到实惠,累计补偿金额达2000多万元。三是扩大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在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重性精神疾病等20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免疫规划疫苗异常反应等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全市23类重大疾病新农合补偿比例达到70%。四是重大疾病实行省内定点医院救治、按病种定(限)额付费、出院即时结报,协议化管理。截止去年12月底,各类补偿累计受益人数达到111.37万人次,补偿金额达到3.86亿元。

  (编辑:张晓玲)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szs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