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岗位才是铁饭碗?技术蓝领地位逐步提高

05.08.2016  11:04

    大学生就业重“白领”轻“蓝领”,是观念作怪,还是本领有限?

    什么样的岗位是“铁饭碗”?面对这个问题,不少人给出的答案可能都是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焊接工作18年的高级技师戴世超则认为,技术也是“铁饭碗”,同样能带来好生活。靠着这门技术,他不仅在单位从社会招聘人员转为正式职工,还买了房买了车。戴世超说:“有技术一样走遍天下。我还要继续努力,技术越精湛收入越高,一家老小才能过得更好。

    戴世超的成功并不是个例。当今社会,掌握一门技能越来越和拥有高学历同等重要。诸多就业招聘会上,技术工人炙手可热,而仅有文凭的大学生却屡屡碰壁,不被用人单位认可。一边是企业对“蓝领”求贤若渴,一边是不少大学生依旧希望找个体面的“白领”工作,叫喊多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并未改观。

    今年5月,省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提出“持之以恒地推动山西制造业振兴升级”,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领域,无一不需要“蓝领”来实现。这一信号,不仅呼唤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其中,还呼吁更多人改变传统就业观念,重新理解“蓝领”的重要性。

    大学生为什么不愿做“蓝领

    手捧简历,眼神在一个接一个的招聘简章上游走……大同大学毕业生杜力飞(化名)虽然已经连续跑了好几场招聘会,可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告诉记者,首选行政或文秘类岗位,找不到可以再等等。

    与小杜相比,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何强的就业路可谓一帆风顺。在校期间,他掌握了“基于PHP的后端开发”技术,实习期工资就达到7000元。毕业后,成功就职于北京的一家大型企业。

    当杜力飞从记者这里听到何强的经历时,他似乎并不羡慕,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没有可比性”。记者追问他,对“蓝领”岗位的看法,他要求使用化名才肯说出真实想法。他坦言,自己怎么说也有一张大学文凭,相当于过去的“知识分子”,做的工作就应该待在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自己体面,爸妈说出去也有面子。如果进了工厂,每天跟农民工一样,工作又脏又累,虽然工资高一点,但总觉得低人一等没面子。

    杜力飞的话,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以及他们家长的想法。总认为“大学生=知识分子=白领工作”,甚至有大学生当“蓝领”就是白上大学的观念。这种误解,一方面是大学生思想不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对“蓝领”的偏见。

    教育专家胡瑞文表示,就大学生而言,首先要转变择业观念和心态,切勿眼高手低,要勇于从最基层做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没当过兵的更不可能成为好士兵”。他指出,2010年至2020年,包括成人高校在内,中国将新增9400万大学毕业生,预计40%的人会进入蓝领阶层,成为知识型工人或新型农民。近年来我省发展迅速的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食品工业、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大学生积极投身其中必将大有可为。

    我省“蓝领”地位逐步提高

    改变对“蓝领”的认识,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不断积极引导。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大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集中表彰、建立工作室等方式引导大家关注、重视技能人才。

    今年4月29日,省人社厅通报表彰了第四届享受政府津贴的50名高级技师,每人奖励2万元;通报表彰了100名三晋技术能手,每人奖励5000元。为获批2015年度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2所技工院校和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3个单位进行了授牌,分别资助每家500万元和10万元;对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5个单位和3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了授牌,省级财政资助每家100万元和5万元。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增高技能人才364427人。五年建成和启动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建成和启动建设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7个,享受财政补贴培训考评取证技师7044名、高级技师1909名;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79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表彰,26名高级技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评选表彰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技师190名,三晋技术能手356人。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健全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全省范围内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要途径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大学生当“蓝领”只转变观念还不够

    “蓝领”就是又苦又脏的形象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制造2025》对高级蓝领的定义是,不仅仅要有技术,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这意味着,未来大学生要想投身“蓝领”,仅仅只是转变就业观念远远不够,还要尽快掌握一技之长。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院长宋兴航认为,目前高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都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他建议,地方研究型本科院校应尽快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由政府引导在省内以点带面搞一批试点院校,通过对试点院校进行“应用型”教育的孵化,加快本科院校与社会需求对接的转型步伐,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率先入手,使地方本科高校逐步转型为应用型高校。

    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注重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首先,从办学方向方面,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其次,从教学内容方面,着力体现八个字,那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过程必须紧密联系生产一线,同企业联手培养人才,实施理实一体、学做结合,课堂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再次,从内涵建设方面,围绕“一专多能、活学活用”做文章,体现经世致用的育人理念。最后,从学生出路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创造的能力,最终实现创业的目标,为学生走向社会实现零距离对接。(记者 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