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春节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23.02.2016  19:21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碰撞交融的文化区域,独特的地理文化生态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春节节日民俗。山西的历史是悠久而厚重的,据考古资料显示,远古时期山西境内分布有西侯度、匼河、峙峪、丁村、陶寺等20多个古遗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南部的古河东地区,这里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直根”所在;山西的文化是多元而博大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天然通道,是农耕与游牧民族对接融合的前沿地带,鲜卑、沙陀、突厥、契丹、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居住于此或建立自己的政权,常常通过这里与中原汉民族保持着联系,在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山西一直发挥着民族大熔炉的功能;山西人的性格是彪悍而豪放的,其所处的地势表里山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正如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所说“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可谓“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连绵不断的战火硝烟、保境守边的金戈铁马熔铸练就了山西人尚武强悍、直率豪迈的群体性格。悠久厚重的历史、多元博大的文化、彪悍豪放的性格汇聚成黄河人的精神魂魄,春节正是彰显这种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佳形式,节日民俗是了解山西文化的一扇窗口。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春节民俗

    先秦时期,关于山西春节民俗的文字记载较少,但是一些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部分春节民俗活动的早期形式。例如晋南地区广泛流传的黄帝战蚩尤传说,后来演变为春节表演项目“蚩尤戏”“爱社”,至今仍是活跃在山西寿阳等地的社火活动。

    帝尧传说对山西民间文化有重要影响,山西部分春节民俗,特别是晋南一带风俗明显带有尧文化的烙印。相传尧王回到故里,发现邻里之间因鸡毛蒜皮小事闹意见,那时,一户人家着火,隔壁邻居见状非但不帮忙,反而兴灾乐祸,结果火借风势蔓延至他家房子,这给两家人都造成了损失。为了倡导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的风气,尧王提出拜年的做法,即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互相走动拜访,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从此乡民间的春节拜年风俗就传开了。

    周代,寒食节在蕴含春节意味的“岁首”举行,由“改火”习俗衍生而来,后来寒食节文化中又加入介子推的传说。据东汉桓谭《新论·离事》云:“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郑玄将“隆冬”解释为是仲春二月。到了唐代,“改火”才定在清明前两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促进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文化交融,山西春节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民间节日,传统春节民俗的基本事象基本形成,当时的春节习俗带有巫术禳灾的色彩,如正旦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立神荼、郁垒以驱鬼,进椒柏酒、屠苏酒、五辛盘以祛瘟疫等。

    隋唐、宋金元时期的山西春节民俗

    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战乱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当时山西经济文化发达,并州太原是仅次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第三政治中心,堪称中国北部第一重镇。唐高祖李渊在并州起兵,李世民即位后,将全国分为十道,其中山西属于河东道,临近京师长安,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将并州作为北都。唐代山西人才辈出,尉迟恭是朔州平鲁下木角村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被民间尊为驱鬼辟邪的门神,对春节民俗文化的影响较大,2010年在平鲁举行了门神文化节。在唐代,除夕守岁成为流行的春节习俗。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在太原与大臣们除夕一起守岁,留下了《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一诗:“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这首诗描述了皇帝与大臣们在守岁的时候等待春天到来,期盼寒冬过去,迎接新年的欢喜之状,说明太原当时流行除夕守岁的风俗。

    宋辽金元时期,山西先是经历汉、契丹并治,后又为女真和蒙古族管辖,因而加快了不同风俗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一方面,以汉族文化为主的社会风俗大致形成,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习俗逐渐融入山西区域文化体系中。这一时期,山西戏曲文化繁荣,因此戏曲演出成为当时山西春节民俗的特色之一,正如洪洞明应王庙元延祐六年(1319)《重修明应王殿之碑》记载:“每岁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令节为期,适当群卉含英,彝伦叙时也。远而城镇,近而村落,贵者以轮蹄,下者以杖履,挈妻子与老羸而至者,可胜既哉!争以酒肴香纸,聊答神惠,而两渠资助乐艺,牲币献礼,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饱,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

    元代山西上元节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元大德元年(1297)《重修显圣王庙记》记载上元日阳城县白龙庙供奉灯烛的情况:“至元贞二年丙申岁上元日,有増村社郭等,于本庙供奉灯烛。”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两山行记》还提及山西上元节村落烧灯的情形,反映上元节俗与佛教文化融汇发展的情况。

    明清时期的山西春节民俗

    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山西春节民俗更加适应民众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各种社火节目如抬阁、高跷、秧歌、戏曲表演艺术更加精湛,春节无疑成为民族民俗文化的大观园。这一时期官方编纂了大量方志,这些地方志资料保存了山西各州县丰富的风俗史料,成为我们了解明清春节习俗的主要来源。

    山西各地方志有了很多清晰、条理、细致的春节民俗记载,丰富了我们对这一时期春节民俗的认识,如《临汾县志》载:“‘元旦’夙兴,燔柏叶或焚束薪,名曰兴旺火。陈牲醴、果羞,祀天地、祀神、祀先,家众以次跪拜,称寿,毕,出拜尊长及戚里焉,饮食相招,十数日乃已。”再如《武乡县志》对添仓节的描述:“二十日曰小天仓,杂黍蒸作团祭仓、厢、囷、簏之神;二十五日大天仓,礼如小天仓。

    明清时期,山西春节民俗的商业色彩鲜明,以太谷县北洸村曹氏家族为例,正月初一,族人早早起床,各堂各门齐聚到大门外燃炮放火,时间长达一个小时。然后各堂在各自院内举行接神活动,敬香、化纸、奠酒,行三叩九拜大礼,供品有全羊、猪头、重达十斤的枣山馍等。下午开堂唱戏,到了晚上,在唱戏的同时要放焰火、打铁花,同时,城内各字号的掌柜们也来拜年。到了午夜十二点,曹家大院非常热闹,主家大开宴席招待各家掌柜,直到凌晨才慢慢散去,然后又继续开戏,活动一直持续到黎明。元宵节,曹家大院挂起大红灯笼,寓意生意兴隆,家族兴旺,白天大闹社火,晚上东家们乘坐马车进城游街逛灯,观看晋剧。

    民间社火表演与晋商关系密切。晋商的行商活动促进了各地节俗文化的交融,丰富了山西各地的社火表演。有些社火节目是由商人带入的,如清徐县南庄架火,起初较为简陋,后来吕富、吕贵兄弟俩从江苏引进苏绣编织和彩绘工艺,使南庄架火变得更加精美。

    从纵向俯瞰,山西春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期,从单一走向成熟,汇集了多种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交融特点。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