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迎来黄金时代

24.08.2015  18:59

 

     8月19日,由山西曲艺团创作的《敌后文攻队》在太钢工人俱乐部演出。这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三个文化”的剧目,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文攻队深入敌后,以文艺为武器,渗透瓦解敌人,壮大抗日力量的生动故事,因取材新颖、主题鲜明、情节别致,大量融入了本土韵味的戏曲民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观众时而笑声满场、时而义愤填膺、时而热泪激动、时而激情满怀,证明了这次演出非常圆满。

     这部剧的成功,更是印证了今年7月29日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精神,那就是“戏曲必须回到民间去,回到发展的源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作扎根在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把源于群众的戏曲回馈给群众,不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我省是戏曲大省,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积淀了汉族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落子、碗碗腔、秧歌、道情,甚至皮影戏、木偶戏等都是在百姓生活中所津津乐道的,反映和呈现了本土风土民俗。山西的每一种戏曲、每一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多个剧种都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从丁果仙、王爱爱到、李月仙谢涛,传承和发展了戏曲文化,造就了山西戏曲的百花齐放、相映生辉。

  从历史上看,山西人民热爱戏曲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传统剧目中大多是爱国戏、公案戏、爱情戏,说明了晋戏的创作和人民群众保持着休戚相关的血肉联系。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敌后抗日的主战场和全国抗日的战略支点,不少晋戏艺人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有力支撑和服务了全国抗战。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剧种和剧目得到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晋戏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今,当《巴尔思御史》、《上马街》、《紫穗槐》、《红高粱》等一部部戏曲精品以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教育意义、高瞻的艺术水准打动观众的时候,当院团送戏下基层、戏曲精品进老区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的时候,我们看到晋戏的繁荣在于有一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人才,在于有一套创作源头来源于群众、创作舞台回馈给群众的文艺机制。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的人民性,“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优秀的文艺只有走进人民,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取得以文化人的最佳效果。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自身学识和修养,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就像昨天看到的《敌后文工队》,拿起文艺武器,用戏曲凝聚民族力量,用艺术占领宣传阵地,引导观众在看戏中观照现实、揭露负面、反省自我,这样的文艺作品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才会人民翘首以盼的。

  闻悉,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8月13日省委常委会上就山西戏曲发展进行了研究讨论,有关部门在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这将是晋戏传承的春天,必将迎来晋戏发展的黄金时代。(来源:山西新闻网)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