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积极落实、见诸行动,快速推进“1331工程”实施

05.06.2017  22:11

      自2016年8月25日楼阳生省长在全省高校深化“两学一做”暨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研讨班结业仪式上系统阐释“1331”工程思路开始,山西医科大学即着手部署建设事宜。2016年9月至10月,历时两个月、邀请省内外院士等27位专家,对全校53个山西省教育厅与卫计委及以上重点学科进行了审核评估,先后7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特别是2017年3月1日省政府召开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动员部署会议后,学校迅即传达会议和楼省长重要讲话精神。随后,学校多次召开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校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确定了“引领学校整体提升,带动学科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积极贯彻“双一流”建设,快速有序推进“1331工程”,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围绕立德树人,强化育人理念。学校的立德树人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健康人文教育为抓手,以大健康人文路径为特色。在近几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经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多次论证、校外交流、学校党委扩大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学校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全人、全面、全程、全时、全方位”大健康人文教育模式,并作为有55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医院、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参与的“山西省高等医院教育资源联盟”的第一个年度活动主题。结合我省区域卫生发展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研究生与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多次专题研究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了辅导员“宿办一体化”管理模式。

      二是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科学谋划学科布局。学校持续推进学科审核评估,成效显现。根据“五有”(有基础、有实力、有影响、有潜力、有特色)原则,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对接国家战略部署,瞄准我省发展重点,重点遴选10个左右的二/三级学科,力争实现学科的局部高端突破。学校实施学科进位计划,积极准备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和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组织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对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等学科进行了专项发展咨询和论证。

      三是围绕平台建设,提升质量与水平。学校结合重点学科及现有重点实验室分布,提高与升级重点实验室层次;结合校院两级公共平台规划,布局恶性肿瘤精准诊疗、分子影像精准诊疗、靶向药物研发与转化、生物样本库、生物医学大数据库等公共平台建设,促进实验室由院而校,由校而省乃至更高梯次建设;结合学校新校区建设与老校区改造,合理规划实验室空间与功能;结合学校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重点实验室的功能与定位,促进现代组学研究平台、环境与健康研究平台、生物大数据与循证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具有亚专科特色的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的构建。

      四是加强高端人才育引,提升创新能力。学校已全职引进1名“杰青”;持续推进“海外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度又选送27名青年教师到海外研修,引进博士37名。学校还通过其他各种倾斜措施积极培育创新团队、破格选拔拔尖人才,储备青年人才,如破格聘任优青获得者王亚静为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五是集聚科技资源,促进资源整合。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并举,促进基础与临床的有效结合,布局多个以区域重大疾病和地方特定疾病为主的研究领域,集中优势攻克心脑血管、恶性肿瘤、骨性关节病、环境健康损害等重大科学问题;以现有成果高度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以疾病、系统和问题为导向的、具有区域特征和全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在食管癌、心血管与神经科学、环境与健康损害、骨性疾病等山西省区域重大疾病防治等研究领域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六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山西社会经济建设。以现有两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高等医学教育资源联盟、以及正在筹备的山西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盟为途径与载体,结合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在推动靶向探针及药物研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山西分子影像云与大数据建设等方面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与融合深度。

      经过深入动员,认真部署,全校上下对“1331工程”形成共识,快速行动,有序推进。大健康人文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学生组织和参与的各种竞赛和活动多次获奖,学生健康人文作品被世界卫生组织等官微转载。2016年学科与科研经费首破亿元大关,初步遴选出重点发展学科,开始推行学系制管理;新增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验收优秀,1个培育团队省级升格为重点团队,3人入选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特聘教授;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亮点频现,逾百家医院加入远程诊疗体系,新西兰Orient Health公司、中北大学、山西联通、等中外科研机构、企业先后成为协同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取得突破;食管癌研究成果连续在cell子刊《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发表,被该期刊评为年度最优秀论文,并被世界Faulty1000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标志着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科研成果跻身国际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