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西制造,加油!带你领略山西高科技

06.09.2019  07:35

   托起中国航天梦10座塔架山西造

  进入山西成就展展厅(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非遗经典作品展区: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等比例缩小的榫卯结构古建模型、采用刻瓷技艺所创作的以永乐宫为主题的瓷盘,以及将传统青铜厚胎掐丝珐琅工艺与当代先进彩色工艺完美相结合的青铜作品。

  一位参展嘉宾拿起一个青铜工艺碗,好奇地问道:“这碗真漂亮,是纯粹的工艺品还是能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使用呢?

  “您好!这是工艺品。”众所周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而本次所展出的青铜作品中重点以关公、鸟尊、雁鱼灯等为主题,通过传统青铜厚胎掐丝珐琅工艺与当代先进的热彩色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文物的完美复制与文化元素的二次创新。

  “5、4、3、2、1,发射!”现在展示的模拟火箭发射场景,瞬间把众人带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事实上,中国11座航天发射塔架有10座是由山西制造,就在前不久,还刚刚托起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

  火箭塔架旁侧,是缓缓旋转的核电环形起重机。山西研制的核电环形起重机,最大起吊重量达360吨,是目前国内起升吨位最大,跨度最长的环吊,其设计制造、生产试验均由太重独立自主完成,不但可以降低核电站建造成本,而且在该设备领域实现了替代进口,促进了民族工业向高端化的发展。

   酷炫黑科技山西“虹膜识别”开启你的锁

  喜欢观看科技大片的发烧友相信都记得这样的场景:在银行或一些政府部门的特殊区域,有人通过时,会让眼睛对着扫描仪器,一道红光闪过,门禁自己开启。这样炫酷的黑科技,当天便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山西专场新闻发布会。而且生产者,是咱山西的企业。一些经过展台的嘉宾,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体验。

  什么是虹膜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轻轻一扫眼睛,通过信息比对,身份就会在几秒内被快速确认,是目前除DNA外最为精准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细分领域,目前虹膜识别的技术研发、产业生态等方面已日趋成熟,相比当下流行的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唯一性和稳定性。

  “怎么用?复杂吗?

  “不复杂!来,现场您体验下。

  面对一些嘉宾的好奇,工作人员现场做起了演示。

  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体验者眼睛离扫描仪器约二三十厘米,双瞳对准扫描仪,约五秒钟后,仪器显示录入。此时,工作人员将体验者信息输入。完毕后,即可使用虹膜识别开锁。紧接着,体验者再次将双瞳对准扫描器,不到两秒钟,旁侧的缩小版透明门禁发出了“”的声响,门锁自动开启。体验者连夸,惊叹不已。

  “这些技术不仅是咱山西自己研发生产的,而且还处于国际领先。”研发生产的企业为中科天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虹膜识别技术作为生物领域的酷炫科技,目前虹膜误识率为千万分之一。

  李杰认为,虹膜识别以其高精度、难以复制伪造、非接触采集方式不易造成感染,以及在用户佩戴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被认为是未来身份认证的流行趋势所在。

  目前,该企业已拥有多项相关的专利,是国内少数掌握虹膜识别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并已研发出壁挂式虹膜识别门禁产品、手持式虹膜识别产品、便携式虹膜识别产品等,在政府、煤矿、冶金、旅游等行业得到应用。

  “公司在发展中,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杰说,在山西,类似他们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还有很多,山西不仅煤炭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高科技企业也越来越多,未来,该技术将会带领人们走向全新的人工智能生活时代,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规模的身份认证系统,相应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而这一切,也将会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山西造!

   太原红灯笼体育场国内首个5G智能化体育场

  现场,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山西太原红灯笼体育场的模型引起了不少中外媒体记者的好奇:缘何一座体育场可以出现在如此高规格的展会上。

  “太原红灯笼体育场,可以说是目前国内首个5G智能化体育场。”现场工作人员宋朝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作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级体育场,刚刚落幕的二青会,首次尝试将5G+AR技术应用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这意味着什么?宋朝现场卖起了关子。来自新华社的一名记者脱口而出,观看比赛360度无死角,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对,这位老师说到了关键点,以后在红灯笼体育场看比赛,观众在屏幕前观看比赛,角度旋转不再由现场的摄像师决定,想从哪个角度看,全部由观众自己决定,甚至可以实现快放,慢放等效果。”宋朝说,通过两大技术的运用,未来会给大家带来新的观赛体验,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沉浸在现场观赛的感觉。

  来自山西的媒体人王斌说,此次二青会他并未感受到直观变化。宋朝表示,作为国内首个5G智能化体育场,其原理是基于目前体育场内安装的一套全时视频采集和技战术分析管理系统——Spiideo系统。因此,需要先下载相关客户端,方可使用。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该系统是由瑞典索尼爱立信董事、蓝牙技术发明团队领导人orjan Johansson携原索尼爱立信总经理Patrik Olsson领导团队共同研发的,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包含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和自动追踪等最为先进的前沿科技,通过与场馆内的5G网络相结合,真正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的视频采集,训练及比赛的直录播视频360度自由拖拽旋转、随意放大缩小、并配合以实时技战术数据分析以及专业的赛事综合管理。

  目前Spiideo系统在欧美拥有包括英超切尔西,意甲AC米兰、国际米兰,葡超本菲卡等多个客户群,在国内而言,目前山西为第一次正式进驻的大型专业综合性运动场馆。

   手撕钢+剪纸山西首创非遗“”上高科技

  “山西,总有一些物品让你流连忘返。”就职于人民网的汪军一边鼓掌一边感慨道。在他面前,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长、著名剪纸艺术传承人郭梅花展示了新作,引来一片喝彩。

  “这幅作品是‘五台山的白塔’,材质很特殊,是手撕钢。”郭梅花老师说:“普通纸张做成的剪纸作品怕湿、怕火、掉色,难保存,而不锈钢作品则完全能避免这些问题。”当山西非遗遇上山西高科技,两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完美诠释着艺术与科技的相融。

  现场,郭梅花老师正通过传统的剪纸技艺使0.02毫米厚的“手撕钢”有了温度。这款山西研发生产的全球最薄的不锈钢,它的厚度仅为头发丝厚度的三分之一,山西太钢集团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软态不锈钢箔材产品的企业。

  “我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剪纸技艺,但手撕钢,去年才刚刚接触。剪纸,讲究的是一个创作,把手撕钢和剪纸结合在一起,比在纸上操作难度要大得多,因为虽然薄,但毕竟有着钢的特性,够硬。”郭梅花老师说,用手撕钢做出的作品,相比起来,更为难得。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手撕钢剪纸作品,为山西首创。

  在现场展示的作品中,狮子滚绣球、金猪送福、欢欢喜喜回娘家、红红火火踩高跷等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山西地方民俗的特点,表达了生活中的各种所见所闻。来自中阿卫视的记者艾琳娜说,在她很长一段时间的认知中,一直以为山西是煤老大,前几年去山西的五台山和忻州,发现山西有很多变化,空气环境方面很好,这次看到的非遗技艺也非常棒,以前都不知道有这么漂亮的东西。

   山西骄傲中国造机车叫响白俄罗斯

  5日,在山西成就展展厅内,两台酷似高铁动车的机车模型横卧在铁轨上,那模样、那姿态,恨不得骄傲地告诉全球的中外媒体记者,俺是山西造。

  “这款长度略短的机车模型就是全球首款永磁直驱电力机车。”现场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员工王欣宇介绍,永磁直驱电力机车是我国继“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和“重载电力机车”之后,在交流电力机车领域又一新的突破,该机车总效率提升3%以上,每小时可节约电能200度,具有维护成本低、绿色环保、静音等显著特点。

  “每小时节省200度电,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三口家庭一个月用五十度电,一个小时可以省四户三口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如果一天跑十个小时,相当于节省四十户三口家庭的用电量,而且,这还只是一辆车的节能效果,如果全国、全球都在用这款机车,一天节省的电能该有多少。”王欣宇说,全球首款永磁直驱干线电力机车,是咱们国家第一次把永磁和直驱用在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上。作为国内领先的技术,他们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机车的模型非常漂亮,车身流线动感十足。王欣宇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大型重工业产品,对外展示不可能看现成机车,只能看模型。为了让模型更具有代表性,全面地展示机车形状包括外结构,在模型制造方面非常严谨,每一个零部件和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做到位。

  两个模型,分别代表了山西制造业的转型之作。“这个是叫响白俄罗斯的中白货运1型电力机车,它可以在零下40℃、即‘极寒’的环境中正常运用。这主要得益于它采用了特殊的抗寒材料,就好像为机车披上了一件保暖衣,增强了抗风、沙、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能力。”王欣宇介绍,有一年,因积雪和恶劣天气,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机场临时关闭,公路瘫痪,就连铁路运输也受到影响,大部分机车停运。但中白货运1型电力机车却犹如雪中骏马,穿梭往复运送各种物资,其可靠品质丝毫未受影响。这也让中国的“高寒机车”在国际市场叫响了品牌。

  “能参加此次展会,感觉非常荣幸,能向山西和世界媒体展示车型,我非常自豪,来到国新办的平台参展,是对我们多年来工作的认可,感谢国务院提供给我们这一良好平台,我们的亮点在于产品性价比非常高,质量好。”王欣宇说,永磁直驱电力机车作为全球首款直驱干线电力机车,是国家第一次将永磁和直驱技术应用在大功率电力方面的第一辆机车,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是电力机车的一次革命,在这个行业,提高百分之一的空间都非常困难,而它比六轴车的效率整整提高了百分之三。

   为山西制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