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体育文化大家谈
——之十四山西省体育馆的保护价值
2015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将于10月11日在山西(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开幕,欢迎广大市民届时前往参观。在倒计时1天,从山西体育文化的角度谈谈——山西省体育馆的保护价值。
在太原市双塔街上,有两个交相辉映的地标性建筑,明代的双塔和新中国第一代体育馆—省体育馆,现在叫山西省体育博物馆。2012年,被太原市政府命名为“太原市历史建筑”予以保护。这座1958年兴建,1961年竣工的老体育馆,承载了山西几代人的太原记忆和体育情结。
山西省体育馆是典型的苏式建筑。其实传统的苏式建筑是指苏州园林式的精美古建,我们这里所说的苏式建筑则是指大跃进时期,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建设的一批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建筑,其中省体育馆就是其中之一。
苏式建筑在外形上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中间高两边低,像一个展翅待飞的鸟儿;二是“三段论”:下端有墙裙,敦实稳健,上端有一白色线条,明朗清新,中间为砖本色,朴素端庄。整体简洁实用,几乎没有装饰和多余的功能,从而体现“多快好省”。我们的省体育馆,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至今看来都是环保低碳,科学精细。
第一、自然采光系统。体育馆大跨度钢结构弧形顶上,原有20米×20米的玻璃采光顶设计,墙上还有很大的窗户,自然采光就能满足使用。50年代,大面积的玻璃顶设计,是非常超前的,在太原的苏式建筑中,绝无仅有。
第二、钢结构伸缩设计。体育馆顶钢结构东西跨度40米,南北70米。大跨度的钢结构焊接时变形问题和因气温变化而伸缩问题,在五六十年代是建筑的难题,后来有了网架结构(省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挑棚即用此方法)等,才部分第解决了这一难题。当时采用了一端螺栓固定,另一端自然搭放的设计,经过精心焊接,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建筑难题。1968年,在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第三、保温墙体设计。整个建筑外墙采用中空结构,外部二四墙,中间空10厘米,再垒一层单砖墙,中空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保温问题。
第四、自然空调系统。环馆周围地平面两米以下,有一圈地窨子,通向墙体空隙间,上达墙体顶端的排风扇,排风扇为双向排风,既可以将地下的恒温气体吹到馆内,也可以将馆内的浊气排到室外。
第五、地板设计的百年大计。现在的运动地板从基础到表层一共十三厘米,而五十年代的工艺则有五十厘米厚。地板采用菲律宾枫木,下为五厘米粗的横向龙骨,空隙间填充不燃不腐的吸音材料—矿棉。龙骨钉在两厘米厚的木板上,木板下面又有五厘米粗的纵向龙骨,也钉在五厘米厚的木板上,这层木板固定在枕木一样粗大的木头上,这些枕木应该叫找平层吧。整个做木地板的水泥池子、枕木、龙骨、垫板都用沥青涂抹,弥久而干燥,上面的钉子现在依然闪闪发光。
从2010年起,省体育馆按照省局“外部修旧如旧,内部焕然一新”的修缮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前厅已经改造成体育博物馆;大厅开展羽毛球活动,并承接社会文体比赛;后厅作为临时展厅。
省体育馆不仅承载着山西几代人的体育记忆,更是新中国体育建筑的代表。虽然现在已经超过了当初的设计寿命,但经过专家科学检测,还可以继续观察使用。保护和利用这座老馆继续为广大市民服务,是我们的责任。省体育馆以厚重的人文历史,浴火重生,再次为成为大家学习锻炼的好去处。
(山西省体育博物馆 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