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看病少花钱 太原推行分级诊疗前景如何

20.03.2015  10:38

  习近平前不久在一个乡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医疗服务时指出,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愿望十分迫切,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战时状态"、人满为患,在我省各大医院也是常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基层医院门庭冷落,资源闲置。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旧。这些难题如何破解?省卫计委负责人表示,总书记的要求已指明方向:基层医院必须用起来,而推行分级诊疗,让基层更具吸引力,患者能够就近看好病,就是有效治疗大医院"战时状态"病症的一剂良方。

        分级诊疗,在我市部分农村新农合患者中已试点开展4个月,效果怎样?前景如何?患者就医有哪些改善?……

        1 分流患者势在必行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的医院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治疗,疑难病、危重病到大医院去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需求不断释放,不少人小病、大病都扎堆涌入大医院,出现了新的“看病难、看病贵”。省卫计委介绍,2013年,我省新农合县域内就诊率只有67%,县域外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占到总基金一半以上。目前在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至少一半以上的病症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显然,基层医院分流患者基本就医需求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这当中,固然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但政策引导不力甚至缺失也是重要原因。

        为此,从国家到地方,把分级诊疗列为当前医改的重大内容,并从去年开始,在部分地方试点推开。我市根据实际,按照省统一要求,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首先在新农合患者中开展这一试点。

        2 基层看病也可放心

        分级诊疗,实现“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在基层解决”,前提就需要保证普通病、常见病在基层医院能看好,让患者小病能够就近治疗。在农村,村卫生室是最基层的医疗机构(一级医院)。目前,我市900余个行政村均有村卫生室。但由于没有好医生,医疗条件受限,我市新农合分级诊疗,先在有条件的部分县和乡(镇)医院试点,暂时还不包括村卫生室。

        这些承担分级诊疗的试点医院,能够看好哪些病,并不是医院自己说了算,而是根据其医疗条件、临床经验、治疗效果等,由卫生主管部门来审核确定,以确保承担病种的治疗效果。

        参合农民有25万人、占我市参合农民总数四分之一的清徐县,被确定承担分级诊疗的病种有100个,其中县人民医院100种、县二院86种、县中医院56种、王达乡卫生院69种、清源镇卫生院37种。

        清徐县人民医院合医办主任戴玉表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如果没有把握治好的病,医院也不敢揽这“活儿”。在我们承担的病种内,如肺炎、急性胃肠炎、子宫内膜瘤等100种常见病,本地参合农民大可放心地在本院治疗,没必要再往省城大医院跑了。

        此外,去年12月份启动新农合分级诊疗的阳曲、古交、娄烦,其承担的病种分别为256个、80个、40个,参合农民患普通病在当地就能看好。

        3 就近看病省钱省事

        清徐县西谷乡石罗白村的村民王老汉患胆囊结石,起初他想去省城大医院。可听说,去这种三甲医院花费多,而且去市区看病不仅辛苦,还得再花些钱。经打听,他来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结果个人只花了1518元,就治好了病。

        戴玉介绍,王老汉得的胆囊结石病,是该院分级诊疗的病种,在这里此病种最高限额付费标准为6900元,按新农合分级诊疗规定,该院报销比例78%,患者自付费仅1518元。如果在省城三甲医院,治疗这种病费用至少得1万多元,而报销比例变成55%,远低于县医院报销比例,患者至少得花五六千元。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王老汉高兴地说:“不用往远跑,在县里就看好了病,省心又省钱!

        这样看来,推行分级诊疗,同样一种病,就诊的医院级别越低,不光治疗费用越少,报销比例也越高,因而患者自付费用就越少。对患者而言,在家门口看好病,真是省钱又省事。

        4 大院看病省去排队

        清徐县西范庄村民张老汉因急性心梗先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由于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得去省人民医院。“以前去省城看病,光路

        得花好长时间,去了医院,还不知道该挂哪个科的号,找哪个大夫看。”张老汉说,现在通过分级诊疗绿色转诊通道,县医院就帮他联系好了省人民医院的相关科室,只要按约定时间去,不需要挂号排队等候,直接可以做检查。

        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徐计宏说:“分级诊疗,可以有效调节和引导患者就近就医,患者在基层看病,不用排长队,也有相对多的时间和医生沟通。如果病能看好的,就用不着去大医院;即便基层的医生看不了,也可为患者到大医院看病指明方向,提供方便,避免盲目无序就医。

        5 急重病人保证就急

        按照分级诊疗规定,参合患者住(转)院,遵循“一级医院(首诊医疗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诊疗和逐级转诊程序。但是如果遇到急病重病或者参合患者人在外地,为了不耽误病情和抢救,患者不必先回户籍所在地首诊医院就诊。

        清徐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张振刚介绍,清徐县在外就医的参合患者每月都有四五百人,对于异地就读的大学生、外来务工农民工和参合农民在出差、旅游、探亲途中突发急、危、重症的,以及70岁以上老人、0岁至3岁的婴幼儿、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可以先按“就近、就急”的原则进行抢救和住院治疗。

        这些患者凭急诊(或病重、重危)通知书等凭证,按规定比例结算报销。但是,如果无法提供相关凭证,报销比例将下降20%。

        6 基层患者明显增多

        试点县分级诊疗推行以来,老百姓看病方便了,治疗费用也降低了,到基层医院看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清源镇卫生院是清徐县首批分级诊疗的试点乡镇医院,承担分级诊疗的病种有37种,如急性胃肠炎、泌尿道感染、白内障等。张家楼村的李大妈患老年性白内障,在镇卫生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总费用2554元,按镇医院85%的比例报销后,个人只花了383元就把病治好了。

        分级诊疗以来,清源镇卫生院患者就诊量明显增多,住院患者从过去平均每天两三人增至现在每天16人,增加了四倍多。

        其他县、乡镇医院的患者也比过去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到县外大医院转诊的患者逐步减少,如去年最后一个半月,清徐县出外看病的较上年同期减少了近200人。

        7 试点范围还将扩大

        “去年起,我市村医队伍中有了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出现了高学历、年轻化趋势。”市卫生局农卫处处长何进凯说,随着大医院和基层医院普遍建立医疗联合体,以及优质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双下沉”,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新农合分级诊疗也将逐步推广到村卫生室,承担分级诊疗的基层医院和病种会不断增多,参合农民看病将享受更多便捷和优惠。

        8 城市居民也将推行

        如今,我市298个社区医疗机构均与省城二、三级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38所二级以上医院的专家定期下社区坐诊。通过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市现有33万个家庭拥有“家庭医生”。我市还组建了7个医疗联合体,每个医联体都有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并设有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患者及时上转,康复患者及时下转。

        目前,不少社区诊所虽然可以承担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但是不少市民还是直接跑大医院看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者医保报销比例差不多。现在,北京、上海、杭州、青海等地均已启动城市居民医保分级诊疗试点,推行“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模式。

        在我市,分级诊疗在新农合患者中试点并完善制度后,今年内,城市医保居民中也将逐步推行这种做法。

        9 基层医疗还需强化

        清徐县参合农民陈女士患阑胃炎,需做手术。这种病本来县人民医院就可治疗,但陈女士觉得大医院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应急处理能力强,去大医院看病做手术更放心些、可靠些。宁可多花钱,跑远路,也要到大医院。

        “基层医院不保险,有病最好还是到大医院看。”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人都持有这种看法。市民杨先生说,今后城市里要是也推行分级诊疗,首诊医院比如社区诊所的治疗能力必须提高,不然到基层医院看病,小病也怕治不好或耽误了。

        看来,让更多人相信基层医院的医疗能力,有病时不再盲目先往大医院跑,除了运用经济杠杆、实行分级报销之外,还需尽快提高基层治病的软硬实力,增强其对患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徐计宏说,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还需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加大实施力度,解决好实践中的矛盾和难题。只有满足患者需要,得到群众信任,基层医院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分级诊疗也才能更好实现,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