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看中小微企业对山西经济发展贡献有多大?

18.03.2016  20:29

    山西宏圣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广绿色可持续建筑,使盖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简便。图为工人们正在焊接构件。记者 王龙飞摄

    灵石县翠峰镇良子焉村,是一个藏在深山旮旯里的小村子,从前村里人只知道松树林里有种可以吃的蘑菇叫松蘑。但在该村农民王保尔返乡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菌工厂”后,村民们对食用菌的概念又有了比常人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村里有一大半的留守农民都在这家企业上班。

  地处大山深处的灵石鑫瑞绿色山珍加工有限公司,引进全套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与品种,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全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化经营,从养菌、育菇到成品包装,全部实施标准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极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效率,年产杏鲍菇近1000吨,产品畅销省内各地市,为当地高效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这只是我省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镜头。

  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全省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户数达到18.25万户,比2010年底净增10.25万户,年均增长17.9%;从业人数达到383.6万人,比2010年底净增94.6万人,年均增长5.8%;完成营业收入23279.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6%。“十二五”时期,全省累计有1300多户小微工业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全省工业经济增添了新活力。

  “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小微企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盘点。

  五年来,拉动经济作用增强。“目前,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43%、第三产业经济总量的73%,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不断增强。”省经信委主任张华龙说。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5936.3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6%,在GDP中的占比较2010年提高6.98个百分点,达到46.4%,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增强。

  五年来,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据省中小企业局相关人士介绍,中小企业提供了全省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目前,全省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企业达到1300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5件、山西著名商标1100多件,300多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和省内空白,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创新的主力军。

  平遥华丰防爆电机公司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主营电机外壳、成品电机的企业,2015年在经济下行的大形势下,依靠技术优势,产品不断更新升级,实现逆势上扬,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0%。

  五年来,社会贡献逐步加大。全省企业从业人员存量的75%、增量的8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提供的。特别是2014年以来,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增加就业的“吸纳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省中小企业上缴税金达到881.9亿元,比2010年增加222.9亿元,年均增长6%;近年来,全省农民从中小企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中小企业成为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2015年10月23日,山西光宇半导体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该公司主要从事LED光源器件封装和LED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经营拓展,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LED光源器件封装及LED照明应用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我省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代表。

  五年来,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领域由以工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转变;发展重点从采掘、矿产资源等资源型行业向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高新技术、新型材料、特色食品、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转变;发展路径由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生产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发展转变;发展模式从分散经营向集聚发展转变,产业结构和布局日趋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转型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虽然我省中小微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总量小、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创新难、创业难、成长难等共性难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但我们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在逐步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在日趋优化,可以说,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依然处在黄金期、转型期和提升期。”张华龙说。(记者 王龙飞)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