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整合资源 提升效能 服务群众零距离

07.10.2014  19:57

    今年以来,寿阳紧紧围绕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个重点,突出“方便群众办事、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在乡镇实施了集中办事、集中办公、改善生活条件“两集中一改善”工作,以建设服务型乡镇作为突破口,突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寿阳地处山区,地广人稀,村镇布局分散,群众办事来回要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很不方便。长期以来,乡镇干部既要留在机关开展工作,又要进城入村开会办事,公开办事受到局限。一些岗位长期养成关门操作的习惯,长期下去容易出现违规、滋生腐败。乡镇机关食宿设施条件差,影响了干部形象,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倒逼我们只有在创新乡镇机关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从以往七站八所的管理模式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出“三办一中心”的服务效能,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寿阳县委书记杨建平指出。

  今年4月底开始,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寿阳县委、政府以解决“走读”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突破口,出台了《关于在乡镇实施“两集中一改善”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在乡镇干部中开展住乡入村交朋友活动的通知》;完善了便民服务、待岗待办、群众事务代办等集中办事制度;健全了住乡考勤、坐班值班、入村交友、工作日志、考核评价、住乡管理等制度;建立了乡镇公用经费足额保障机制。

  寿阳县财政公用经费向乡镇倾斜,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经财政部门测算,各乡镇在现有基础上追加20万元,进一步明确用人向乡镇基层一线倾斜导向,在制度上、政策上、资金上全力保障工作开展。

  “两集中一改善”,就是将整个乡镇机关大致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办事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核心要求是实施“两分离”、“五保证”。“两分离”即办公与办事分离、工作与生活分离;“五保证”即保证窗口办事常态化、群众随到随办;保证乡镇干部坚守岗位、全天履职;保证各类事项公开办理、全程透明;保证生活设施满足基本需求;保证业余文体活动健康丰富。概括地说,就是通过集中办事、集中办公、改善生活条件,最终达到机关井然有序、工作互为监督、群众办事简便、干部安身安心。

  扩充便民服务中心。大幅提高办事集中度,将服务农民的全部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管理,确保工作日期间所有窗口有人值守、当面办理、简捷顺当。整合机关办公职能。在优先满足便民服务中心全员在岗的前提下,将党政群团、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城入村等工作进行必要调剂,统筹使用人员,确保面向上级和村干部的事项有人接手、正常承办。大力推进八项建设。每个乡镇必须完成“五小”工程,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立便于服务对象进门找人的标识提示,必须在每个办公室门前、窗口位置亮出各自身份、职责和具体承诺,必须为办事群众提供休息、饮水、如厕等必要的服务功能,必须对外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乡镇干部必须佩带胸卡上岗,每人必须保证一套办公设施用品,办公区内必须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这项工作去年在宗艾镇试点成功后,今年在丁部长的亲自指导下,县委制定出台实施意见,组织县直部门开展一对一包帮,派出督查组全程督促检查,目前14个乡镇基本就绪,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寿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郝鹏鸿介绍。

  寿阳县出台配套三大类16项制度,保障“两集中一改善”工作顺利推进。第一类是便民服务制度。乡镇分管领导兼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因地制宜确定内部机构负责人和工作职责,提前向所有农户印发告知手册和办事指南,明确细化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倒查流程,同一窗口设置两名责任人,并提供预约服务,推行村级上门代理代办,最大限度保证农民不出乡镇就可以办成事、办完事。第二类是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面向全体人员的去向登记和考勤办法,乡镇干部每天在岗情况全部上墙公示,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全员昼夜值班制度,确保每晚住乡人数保持三分之一、每人每年住乡时间不少于125天,并与个人考核、任用、福利直接挂钩。同时,总结“与百名农民交朋友”、“三亮相”、“结亲交友暖民心”等经验,安排每位乡镇干部至少与10户农民建立固定联系,承包排忧解难任务,并把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重要实绩,努力使干部住得下、有事做、有活力。第三类是激励保障制度。鉴于乡镇多年来普遍存在办公经费不足的现状,寿阳从实际出发,经过认真调研测算,初步确定通过提高人员经费、交通费和冬季取暖费的方式,保证各乡镇在现有基础上追加20万元左右,平均达到40—50万元,彻底把乡镇从经费困局中解脱出来。

  “两集中一改善”工作开展以来,带来五个明显变化:一是乡镇办事时间大幅缩减,变过去“群众等干部”为现在“干部等群众”,干部时刻都在等,群众时刻都能办;二是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现在将人员统筹使用,统一公示后,从领导到工作人员,谁在干什么大家都明明白白;三是干部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通过代岗代办、进村联户,广大干部受到了良好锻炼,进一步增强了工作协同度,自学互学蔚然成风,培养出一批会说群众话、愿办群众事、善做群众工作的中青年“多面手”;四是廉政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全部事务摆到阳光下,能办理不能办理人人清楚、一目了然,突出了监督效力,减少了违规可能性;五是“走读”问题得到遏制,乐意留在乡镇的干部越来越多,乡干部都愿意到乡镇政府食堂就餐,达到了减少村务开支,带动干部作风转变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