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让代表履职不再“会完就了”

12.09.2014  15:06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加强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在人大行使职权中的重要作用,关系到人大工作的成效,决定着人大能否代表人民发挥好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各级人大把如何帮助人民群众实现梦想作为建设“人大代表之家”的落脚点,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深受代表和选民的欢迎,使人大工作更加充满活力。本报自今天开始陆续刊发工作纪实,展现其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的勃勃生机。

    □本报记者朱宁宁

    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在人代会期间容易做到,但在闭会期间,往往被忽视。过去有一句话叫“代表,代表,会完就了”,说的就是,闭会期间代表如何履职,不少选民并不知情。与此同时,代表平时想收集民意也缺乏畅通的渠道和平台,导致代表联系选民少、活动少,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实际上,代表履行职责,经常、最大量的应当是在闭会期间,但这又恰恰是代表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一直以来,各级人大都在探索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针对这一难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创造性地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把“人大代表之家”建立在草原中、马背上、森林里,为代表充分履职、了解民情、集中集体智慧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这些“”不但成为代表的“集体工作室”,还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提供了载体。

    张燕是一名俄罗斯族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连任两届的呼伦贝尔市人大代表。这位老代表前阵子遇到了点儿新鲜事。她发现不断有俄罗斯族群众来到她所在的额尔古纳新华社区“代表之家”张口问她要钱:“张代表,什么时候发钱,每个人发多少啊?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找自己要钱,在额尔古纳文化馆工作的张燕一头雾水,经过耐心询问才知道,起因竟然是她的一件建议。去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张燕提出关于对口帮扶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群众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该建议得到批复,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了17个厅局对口帮扶政策。好消息传到额尔古纳市后,当地俄罗斯族百姓都特别高兴,但很多人对这个政策产生了误解,以为帮扶就是直接发钱。去哪里要钱呢?最后就想到了提出这件建议的代表张燕。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张燕通过“代表之家”这个平台,耐心细致地对政策进行了解答,群众终于明白,原来帮扶政策不是简单发钱,而是通过优惠政策加大方方面面的投入,最终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张燕说:“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代表之家’首先是我们代表自己的家。有了这个家,我们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更为紧密,通过面对面地唠家常的方式就可以了解到群众的呼声,畅通代表与百姓的关系特别需要‘代表之家’这样一个平台。

    呼伦贝尔市人大代表温都日玛是一个“草原人大代表之家”的负责人。她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以前我只能在开会的三五天时间里提建议,错过了就只能等到明年开会再说。成立‘代表之家’之后,作为人大代表,我随时可以跟牧民沟通。只要是涉及到牧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牧民们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都可以及时向我反映,我再及时向人大或有关部门反映。这对提高基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有很大帮助。

    作为这些“代表之家”的主要操办者,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选任联主任郎晓燕对记者说:“‘代表之家’不但是代表自己成长学习的一个平台,还是选民的家,通过代表可以反映自己的问题。由于门槛降低,在沟通和交流之中,代表和选民的关系真正密切起来,反映诉求的渠道也得到畅通。”

    怎样才算得上合格称职的代表?几乎每位人大代表都经常自问。代表履职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为了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呼伦贝尔市各级人大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这个阵地,不断创新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家’既然建起来了,就必须真正能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在创建‘代表之家’的工作中,为了提高代表履职的能力,我们有不少秘密武器。”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艳东向记者介绍说,结合生产生活特点,各地创新课程设置,实施“点菜式”服务,代表按照“菜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了代表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使学习培训更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额尔古纳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履职经常遇到的问题编辑成一本口袋书发给每位代表,每月还组织他们集体学习,组织他们去调研视察,几次下来,大家就开始乐于建言了。有人还把这种“认家门”的做法称为“代表之家”的启蒙运动。

    扎兰屯市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平台,以“我当代表做什么”、“我当代表怎么做”为题,定期组织代表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人大业务知识,还结合生产特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恩和乡在保障“代表之家”软硬件的基础上,更突出“实件”。在硬件上保证每个“”都达到“十有”;在软件上不断完善活动机制,确定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在“实件”上,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在组织好代表统一活动的同时,鼓励代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开展专题调研、走访群众等活动,使代表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慢慢地,基层代表不再为自己履职经验不足而困惑,也不再为自己“人微言轻”而自卑,在履职中,他们多了一份理性和睿智,建议视野更加宽阔,涉及问题也更加现实直接。通过打造“人大代表之家”这个品牌,人大代表的形象得到树立,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遍布呼伦贝尔城乡的“人大代表之家”犹如一个个民情绿色通道,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延伸了代表工作的触角,在许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生有关的领域中,都有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身影,从建议提交到办理以及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代表与群众的关系日益水乳交融。

责任编辑: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