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不能画地为牢

24.05.2017  17:17

      最近邓先生因为儿子的一句话而郁闷——“你知道我在学校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里吗?是厕所,在那最自由,没有老师管着也没有值日生看着。”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安全教育确实重要,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校稍有不慎,学校可能就要背负起监管不力的罪名。为了充分保障孩子在校的安全,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严密监管孩子自由,不得不缩小孩子课外活动的空间。虽然,学校有情非得已的苦衷,孩子伤不起,学校更伤不起。可是,如此下去,孩子的安全问题就真有足够的保障吗?

      用老师和值日生的严密监管去限制孩子的课余活动,看似非常有效,学生不再东奔西跑了,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也暂时得到有效控制。孩子始终要长大,老师和值日生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划定活动区域,严密监管孩子们的活动,或许可以换来眼前孩子暂时的安全,但是并不能有效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无法有效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反,过多的禁锢还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个相对安全的校园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的安全和人际环境的安全。生活环境的安全可以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环境硬件条件建设来解决;人际关系的安全则是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密切配合。

      严禁孩子们怎样做,不如引领孩子们从实践中领悟应该怎么做。与其画地为牢,不如努力改善校园安全环境,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与家长形成正面合力,加强引导,让孩子们学会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