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太原这十年】这十年 城市提质 一体两翼激活力

10.10.2022  07:02

川容如画。宿晓健 摄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城市建设风貌最能展现一个地区发展和进步程度。

  十年筑城织锦绣,以太原为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正式进入国家规划,“一核”的战略定位日益突出。按照“一体两翼”城市发展布局,太原在持续提升主城区承载功能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太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产城融合共生。

  2021年,太原入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内外双修 提升城市品质

  时间是最大的变量。2013年,太原开工建设中环快速路网,经过数万名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中环路主线正线长49.58公里,包括匝道在内总建设里程超过110公里。由此伊始,太原“十年城建”大幕拉开,先后建成了建设路、卧虎山路、南内环街、马练营路、滨河东西路南延等快速路网,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成。改造市内多条城市主干道,五一路改造仅用时3个多月,就完美再现了并州名街的历史神韵。

  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新建改建快速路、主次干路227条770公里,小街巷303条218公里,城市路网总长度达到2802公里。其中快速路389公里、主干路640公里、次干路698公里、支路1075公里。路网密度8.24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7.5平方米。

  立体交通体系的建立,迅速拉大了城市框架,全面拓宽了发展空间。2020年年底,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太原正式跨入了“地铁时代”。2022年,地铁1号线项目全线21座新建车站均已开工建设。

  既有大刀阔斧,更有“绣花”功夫。十年来,太原坚定实施城市“双修”战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度改善人居环境。历史风貌复兴工程全面实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村去城来,美丽蝶变。一大批脏乱差的城中村消失不见,被优美的小区、清新的绿带和花木繁密的公园所取代,处处勾画着一幅民生变迁的动人图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7个村完成整村拆除,城中村改造面积共计3440万平方米,已建成回迁安置房19.7万套、正在建设5.1万套,30.5万城中村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提升,配套新建小学45所、幼儿园98所。可以说,没有城中村改造,太原的面貌仍不可直面。

  硬环境要硬,软环境更要硬。十年来,太原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

  黑恶必除,公安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将打击矛头直指涉黑涉恶、命案侵财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治安必稳,突出全维防控,在驾驭治安局势上取得新突破。服务必优,紧扣中心大局,在服务市民、提升管理上注入新动能。

  2020年,太原公安重点工作名列全省市级公安机关第一;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8.78,同比上升7.09%;“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值达到95.19,创历史新高。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指出,“民意调查显示目前是太原社会治安最好的时期”。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太原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三大主线,不断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坚决有效防控重特大安全风险、坚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平稳向好。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是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太原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太原城市品质形象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全面增强,创城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今年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全市坚定“创则必成”“战则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抓重点、破难点、固强项、补短板,聚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两翼齐飞 增强发展能极

  2022年7月4日,“太忻号”城际动车首发列车从太原南站驶出,犹如一条风驰电掣的白色巨龙,一路向北,驶向忻州。至此,太原与忻州日常开行的动车组列车达到12对,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紧密对接京津冀、服务雄安新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对太原而言,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全市把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统一思想、统筹资源、全面部署、快速启动。市委书记韦韬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的发展目标。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抢占先机,聚拢人气、聚集资源,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强势起步。

  从深冬到盛夏,从规划到开工,大盂产业新城核心区路网格局初具雏形、太原科技创新驱动中心拔地而起、配套基础设施全方位跟进……在“北翼”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这片热土上,一个个大项目、一座座产业园迅速开局,拔地而起,奋力创出了“太忻加速度”。

  先行先试,探路领跑,在“南翼”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转型征程正蹄疾。2017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视察指导,在这里提出了“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希望。

  作为全省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综改示范区成立五年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实施了上百项改革创新,40余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区内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重大项目招商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把握机遇,其兴必至。

  城市快速发展,带来全市人口数量稳步增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9.10万人,比2012年增加113.4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9.23%,比2012年年末提高5.08个百分点。

  山海不远 开放实现共赢

  城市提质,开放升级。这十年,太原扩大开放之路走得步履坚定、动力澎湃。尤其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后,太原举全力打造开放高地,推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招商引资工作站上新高度。

  今年,太原新设立13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出台《太原市招商引资若干措施》,形成8个专项政策,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商贸流通、会展、文旅、现代农业等产业招商。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诚邀各位走进太原、品读太原、投资太原。”2022年6月13日至16日,太原市党政代表团远赴深圳考察招商,诚挚邀约引发热烈回应: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达519.8亿元。

  黄浦江畔、南海之滨、大河上下,期盼合作的太原人一次次走出去,通过产品展示、产业对接、项目洽谈、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转型新成果、投资新环境、发展新优势、开放新形象。

  太原发展势头强劲,其势已成。

  太原多重机遇叠加,其时已至。

  太原奋力破局突围,其兴可待。

  这是太原市党政代表团远赴深圳考察招商时,市委书记韦韬与企业家们说得最多的三句话。“锦绣太原携手鹏城”推介会上,太原更向大湾区发出“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的诚挚邀请。“一座千年古城、两翼强劲引擎、三重战略机遇、四个独特优势、五大产业集群”的锦绣太原,张开臂膀迎接远方宾朋。

  一项项行程落实,一扇扇门扉打开,一份份“成绩单”落地,南粤之行,收获满怀。除了市级层面的签约合作外,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本区域实际,以此次考察招商为契机,开展各具特色的小分队招商活动。

  小店区考察深圳华大基因、深圳永泰数能等科技公司;迎泽区考察对接华润总部、亚辉龙生物科技等企业;杏花岭区与多弗国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等签约;尖草坪区与广东天劲新能源签下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万柏林区赴华科智创、优必选科技总部等考察对接;晋源区赴深圳天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洽谈……

  开放合作的太原,眼界更宽、朋友更多、天地更广。

  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这十年,太原成功举办了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晋阳湖·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等一批大型展会和活动,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太原已与英国纽卡斯尔市等13个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做优环境 强化驱动支撑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能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发展,可谓是各类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是地区崛起的竞争力、生产力。

  十年来,太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的最新部署,坚持“高位推动、重点突破、立体打造”,全方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水深则鱼跃,城兴则商雄。在2020年全省域营商环境评价中,太原市7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在年度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综合便利度连续两年稳居全省首位。

  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对80个城市和18个国家级新区进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太原市“获得信贷”“劳动力市场监管”两个指标被列为全国标杆;作为“包容普惠创新”指标进步最快的城市之一,应邀在2021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2021年,太原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称号。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2021年,太原制定实施《太原市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行动计划》(太原优化营商环境50条),同步推进18项指标便利化改革,统筹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区域优化行动,市县一体、条块联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企业发展,金融先行。2021年7月,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太原金融综合服务大厅开业,通过集聚资源、集成市场,目前已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一站式”融资闭环服务。

  部门联动,打好优化环境、主体倍增“组合拳”。2022年,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扶持培育市场主体生命力、巩固行政执法公信力、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力、提升质量内核竞争力4个方面,制定出台22条工作措施。

  随后,财税部门再推利好,实施34项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走进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一线,调研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落实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市深刻把握“三无”“三可”要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全代建等落地帮扶政策,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审批服务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数字政府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年产100万台整机的长城智能制造基地4个月建成投产;战略性基础材料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行历时不到3个月;2个多月时间,太忻双碳科技园展示中心走下图纸、雄姿初显……惊喜不断的建设战报,一次次刷新了项目推进的太原速度。

  非凡十年,太原“”的力量更加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