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20.05.2021  07:32

  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让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实施“技能富民”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推动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良性互动。

  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动,健全覆盖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十四五”累计完成30万人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健全就业创业帮扶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展新经济、新业态就业空间,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等。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落实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稳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健康: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今后五年,我市将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加快建设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太原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省城人民健康。

  我市将建立健全集“防控治研”为一体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全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加快推进重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合理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中,实施“百馆兴体”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篮球(太原)训练基地、市体育训练基地、市水上训练基地建设,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依托城市公园、老旧厂房、社区空地建设类型多样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十四五”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

  我市将开展卫生健康重大工程与行动,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市第四人民医院改扩建、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人民医院应急防控救治基地、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及配套等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近百项建设工程。

  社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全市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在完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方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法定人员全覆盖;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同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

  在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做好国家住房租赁试点,通过新建、改建、盘活等多种方式筹集房源,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实物供给,规范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发放,逐步降低申请审核门槛,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覆盖面。我市将积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拓宽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及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供应渠道。

  教育: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市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十四五”末,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5%。同时,完善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撤并四轨及以下高中,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

  我市将加快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推动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建成招生,太原市卫生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太原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太原学院建成高水平应用型高等院校。

  我市将建设一批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如,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新建100所优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工程,实施“三名振兴”战略(名校、名校长、名师)、“十百千”五年行动和“优质学校创建计划”,新建学校30所、新增学位6万个。

  人口: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我市将建立完善生命全过程家庭发展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养老成本,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我市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实施新生儿落地参保、母婴安全计划、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大对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老年空巢家庭、失独家庭等的帮扶支持力度。

  我市将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医养结合等国家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政府托底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工程,推进以老年护理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重点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我市将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发展家庭巡访、送货上门、送餐助餐、家庭养老服务床位等急需服务。同时,全面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示范行动,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