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喜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综述

23.09.2021  08:44

  汾水河畔,云淡天高。娄烦县杜交曲镇罗家曲村千亩示范田里,满眼金灿灿。捧起黄澄澄、沉甸甸的谷穗,村民张文定满心欢喜:“你看,这谷穗儿,粒粒饱满,又到了丰收的时候。

  秋风送爽,也送来了丰收的喜讯,又是一年丰收节。九月的并州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一曲曲丰收的欢歌在我市乡村广袤的田野上唱响,忙碌着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立足“大城市、小农业”的基本农情,不断夯实乡村产业基础,以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具有太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科技强农新成果——

  农民一技在手农业提质增效

  不换水不施肥,一部手机就能种菜养鱼。在位于太原市阳曲县泥屯河畔的万向农业科技园,鱼菜共生循环农业系统大面积推广,科技助力丰收成为农民真真切切的感受

  园区的10个鱼菜共生大棚平日都由张苏瑜一个人打理。“这么多大棚,你一人管得过来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张苏瑜笑容轻松:“一部手机全都搞定,不需要人值守。

  原来,每个鱼池中都装有一套智能系统,各项数据会被实时监控,一旦出现问题会自动报警。“棚内的蔬菜单亩产值是传统蔬菜大棚的6倍。鱼和菜加在一起,单亩产值是传统大棚的30倍。”张苏瑜说。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我市农业正在向提质增效转变。

  娄烦县孔家峪村养牛户给牛戴上了智慧项圈;尖草坪区中下温村的农业大棚用上了智慧管控系统;晋源区采用水稻旱作生产技术助力增产增收……智慧农业技术正在逐步覆盖从育苗、播种、耕种、生长到收获的全过程,成为助力丰收的“利器”。

  在此过程中,掌握农业技术的人最为关键,让农民一技在手,是农业提质增效的根本所在。

  在娄烦县静游镇新庄村的美美公社,农民食用菌技术培训班里坐得满满当当,参加培训的有务工农民还有返乡创业者。学员李二栓说:“家里种的西红柿和茄子今年丰收了。我想来学习香菇种植,让家里的收入再上一个台阶。

  类似的培训在全市各乡村持续进行。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23万人次,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技人员队伍,成为科技强农的生力军。

   产业发展新成就——

  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产业

  丰收节前,清徐县的大棚蔬菜基地一派忙碌。村民李文绪说:“这两天,收购豆角和西红柿的菜商都开始排队了。大棚里的设施越来越现代化,蔬菜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清徐蔬菜声名远播。

  2020年,清徐县投资3亿元,建起了830多个现代农业大棚,面积达到2300亩,带动全县蔬菜产量大幅增加。

  清徐县设施蔬菜的发展是我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的设施蔬菜产业向“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配套齐全、优质高产”发展,市财政连续两年投入超过1.5亿元,建设施主体,补基础短板,推智能化设备应用,培育出清徐县西怀远村、杨房村等一批设施蔬菜专业村,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33万亩,产量22.46万吨,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市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好像是种下了丰收的种子,现已结出累累果实:紫林醋业、老陈醋集团、国禾天元成为全省高粱产业集群重点企业;鸿新农产品、金大豆食品、九牛牧业在引领行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阳曲七峰山羊驼、娄烦新青林水貂、娄烦孔雀小镇、古交和谐源林麝等特色养殖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45家,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围绕“山水人文、晋韵田园”,我市培育了一批体验农事活动、品味农家美食的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其中,阳曲县上安村、迎泽区董家庄、小店区王吴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发展到200个,年平均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2亿元。依托秀美的生态环境,我市的乡村产业进一步夯实。

   乡村振兴新面貌——

  人居环境全面优化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古交市常安乡龙庄沟村被群山环绕,这里的300亩大果榛子迎来丰收。村民张凡维坐在自家整饬一新的院子里,品尝着榛子,诉说着变化:“丰收节来了,这是农民自己的节日,心里高兴得很。这分高兴和宜居的生活环境分不开,村里、院里干干净净,到哪儿溜达都舒心。

  近年来,我市乡村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平整干净的路面、精心绘制的墙面、粉饰一新的立面……农村处处呈现出新气象,这与我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密不可分。

  小店区刘家堡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更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尖草坪区南寨村围绕农户庭院、房前屋后、街巷河道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环境整治,村民齐心协力打造清洁家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阳曲县被评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晋源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8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63个,638个建制村全部达到清洁村庄标准,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净齐”的转变。

  此外,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6万座,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2857公里,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全覆盖。

  农村环境不断变美,农民收入也在持续增加。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55元,同比增长7%,居全省首位。

  春华秋实、春种秋收。让我们在丰收的节日里,尽情展示全市农民群众的时代风采,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短评

  向农民致敬 礼赞丰收节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第四个丰收节注定意义非凡。

  “庆丰收、感党恩、兴乡村”,一个朴实的主题,一份庄严的宣告:农民丰收,离不开党的领导;农民富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放眼并州,丰收的景象无处不在:在娄烦,马铃薯从泥土里翻滚而出;在阳曲,黄灿灿的谷穗“”弯了腰;在清徐,香甜的葡萄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在古交,饱满的大果榛子静待采摘;在晋源,金色的稻田泛起层层波浪……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丰收的果实沐浴着强农惠农政策的甘霖。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产+销”,融合“农文旅”,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持续推进“”“”农业发展,把小农业做出大文章,乡村产业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相连”的体系正在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品质正在提升;田园变风景、民居变民宿、村庄变景区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丰收的果实让农民脸上写满笑容。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使我市广大农村活力迸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广大农民的庭院变成了花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展开。

  丰收的喜悦道不尽。丰收节,不仅是农民的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欢乐吧,一起品尝收获的喜悦,同农民一起,庆丰收、感党恩、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