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聚焦太原一电学校“教育微心理”办学模式

16.06.2023  08:10

央媒看太原

  每天清晨,一个个行着队礼、说着“您好”进入学校的少年,给始建于1962年、由厂矿回归社会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6月15日,人民网总网首页推出题为《“”怀阳光遇见爱》的长篇通讯,报道一电学校“‘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办学模式结出的硕果。

  通过报道的细节描述,可以看到“教育微心理”在一电学校无处不在。一电学校的老师们不会让每一个孩子只是擦肩而过,而是会在每一次的见面中用心观察孩子们的微表情微动作,根据变化,将交流与沟通及时化。

  报道介绍,一电学校有一个传统,校长李雁鸿要在晨操结束后,进行5分钟的微心理课程,内容可以是“校园的山楂花开了,你们课间不去看一看么”这样的小事,也可以是宇航员出征太空的国家大事甚至国际事件。不需要提前准备,都是李雁鸿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关注烦恼,关注压力,关注负面,一电校园里,每一位老师都在用心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微心理,也收获着直抵人心的那份幸福。

  每个上学日,早晨7点50分,小学部的600多名学生站在青青草坪上,进入一电学校的特有时刻——晨操曦诵。诵读篇目精选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笠翁对韵》等书目,要求学生每周背诵4首,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诵读欣赏古诗文的习惯,用6年的时间涵养学生“诗书气”,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一周一次的心理课堂,心理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们在校园里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老师们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更是在师生频繁互动中,及时矫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初三学生刚刚结束模拟考试,到了真正的冲刺阶段,是情绪容易爆发的阶段,很多孩子容易放弃。今天这节课,我就是想跟孩子们一起,放下学习,重新定义梦想。”李雁鸿说,“桃花朵朵开”“萝卜蹲”“接力传球”3个游戏,不仅帮同学们缓解了压力,更有着心理教育的渗透。

  “心理健康建设不是放在校外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而是放在学校,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患于未然。”2018年,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李雁鸿,在担任一电学校校长后,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多年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与团队成员共同提出“‘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教育”办学模式,通过心理进课程系列活动及家校联系共同推进。2019年上半年,依托学校4名持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教师,李雁鸿开始建设心理基地。历经3年,打造了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的面积200平方米的独立“金钥匙”心理咨询基地。在每周一至周五的特定时间内,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接待来访者。

  3年来,李雁鸿带着孩子们走进中华傅山园、晋祠公园、天龙山、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山西博物院……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舒缓压力。

  文章结尾描述道,前不久的“六一”儿童节,一电校园的晚上灯火通明,爆米花、糖人、饮品……家长和老师一起,把自助餐厅搬进校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老师的爱,还有家长们的爱。一电学校的老师们,正用心、用爱、用情,给学生们提供最“”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