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价打破太原“奶市”格局

20.01.2015  22:01

省城一超市的乳品货架上,多数品牌的乳制品被贴上了降价标签。

受国际、国内乳业市场低迷影响,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陆续有奶农倒奶、卖牛的消息传出。上游原奶价格低迷,下游奶制品价格如何?1月18日,记者走访省城多家商超、乳品专卖店调查发现,原奶价格下跌引发的企业原料库存压顶,目前已经以全面促销、大幅降价的形式反映在了终端市场。业内人士表示,乳制品消费刚性较强,原材料成本容易往下游转嫁,促销是个营销手段,主要是为了消化库存。

库存太大常温乳品集体大降价

去年年底至今,国内牛奶的零售价格一直在降。18日,记者在太原多家超市发现,乳制品专区的促销最热闹,蒙牛、伊利、现代牧业、君乐宝等乳企的降价促销力度颇大。

此番各家超市的促销活动,包括直接降价、满额减、第二件半价等形式。

蒙牛和伊利两大巨头乳企一直占据着山西乳制品市场的半数以上,此次降价潮中,这两个品牌的促销力度也是最大。如:蒙牛和伊利250mL盒装纯牛奶的价格均降至2.2元或2.3元/盒,250ml盒装高钙奶则降至2.8元/盒以下;伊利金典牛奶(250ml× 12)打出了“第二件半价”的促销广告,相当于7.5折销售,舒化奶(250ml×12)则从原价58元直降14元,目前零售价仅为44元;蒙牛特仑苏纯牛奶(250ml×12)的促销活动呈现多种,有的是“买一箱送4盒”,有的是“第二件半价”,有的是“买2件减30元”。

现代牧业从2013年开始在太原市场的销量猛增,此次降价促销活动同样波及该品牌数种产品加入。记者在美特好丽华苑店看到,原价68元一提的现代牧业,打出“第二提8元”的促销广告,促销员不断地为消费者推荐,并笑称:“第二提仅仅8元,跟白送有什么区别,挺划算的。

除了纯牛奶、高钙奶、低脂高钙奶、酸酸乳等常规品种,一些儿童奶、水果味牛奶也出现降价。很多品牌将各种类型的乳品“混搭”销售,确实留住了不少顾客的脚步。一位促销员告诉记者,这些品牌虽然每年春节前都会进行优惠促销,但像最近的促销力度很少见,超市的销量也增长了不少。

价格“低廉”进口奶争抢太原市场

据报道,此次国产牛奶大幅度促销的导火索,就是国外进口牛奶的大幅降价。记者走访看到,商超内的多个进口品牌的乳品也都在降价促销,降价后的价格直逼国产奶。

在家乐福超市,产自德国的德亚全脂牛奶(1升装),原价19元,现价12.8元,降幅约33%,折算下来,每250ml仅3.2元;而产自西班牙的维加超高温灭菌全脂牛奶(1升装),去年年末已从19元降至13.9元。就在上周,该品牌牛乳又在原基础上降至9.9元,两次累加降幅达48%,折算下来,每250ml还不到2.5元。

在沃尔玛超市的进口牛奶货架上,这些原产地在国外的进口牛奶,也加入了打折促销的行列。记者注意到,一款100%欧洲原装进口的1L纯牛奶,售价也仅为13.9元,同样规格的一款德国原装进口的牛奶,售价为17.9元。该超市一名销售人员表示,这样的价格,在超市非常有吸引力。

牛奶价格大幅下跌,但奶酪、炼乳等牛奶制品,价格仍然坚挺,也没有较大力度的促销。在美特好超市,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现在销售的奶酪、炼乳,原料基本上都是前段时间原奶价格还没有跌下去的时候采购的,加上乳制品的加工程序较复杂,价格自然不会随生鲜乳同时下跌。

规律使然本地鲜奶价岿然不动

虽然纯牛奶价格大降,但本地多数“鲜奶吧”的巴氏鲜奶价格却岿然不动。

在南内环街一家“鲜奶吧”内所销售的鲜奶,价格大多在16元—20元/公斤。恒天然奶吧、并州奶吧零售价在16元/公斤,会员价12元/公斤。九牛牧业的价格稍微偏高一些,零售价20元/公斤,会员价16元/公斤。并州奶吧店主陈女士告诉记者,奶吧所售鲜奶有固定的配送渠道,并没有受到市场国产牛奶降价的影响,价格没有产生波动。

鲜奶吧无论从标准化奶源基地,还是直销配送方式,都要求比较严格。去年,太原又新增了50家奶吧,从牧场到最远的鲜奶吧,也只需要两个小时。即便原奶的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奶吧的运输和人力成本增加,所以产品的价格不会降。”一家“鲜奶吧”店主说,“鲜奶降价仅是一时库存太大,不会一直降下去的,预计春节过后,奶价就逐渐恢复了。

记者调查中发现,太原众和乳业的瓶装酸奶系列、杯装酸奶系列、鲜奶系列、纯奶系列的乳制品价格平稳,均未受到此次“降价潮”的影响。

山西古城乳业的纯牛奶与酸奶亦未降价。采访中,平阳商贸城一位乳品经营者告诉记者,古城品牌的系列乳品在市场中的份额较少,目前仅在一些批发市场和乡镇销售,因此不会受到降价的影响。

恰到好处”乳制品销售旺季将至

原奶价格从2014年上半年的最高价,到现在的最低价,对于乳企,像坐上“过山车”一样经历着风云突变。

记者查阅农业部相关检测数据,去年上半年原奶收购价格维持在6000元/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往年4000元/吨至5000元/吨已是较高水平。转折点出现在去年的6月、7月,收购价格急转直下。11月第4周,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原奶平均收购价格降至3830元/吨,达到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这样的低位一直持续至今。

原奶收购价格的‘一泻千里’与去年下半年出现的暂时性奶源短缺密不可分。”蒙牛乳业太原分公司营销部门吴经理表示,去年的形势致使众多国内乳品生产企业和奶粉进口商误判了今年原奶供需形势,进而加大了囤货和奶粉进口。

预判失误导致国内乳品企业库存较高,而乳制品作为一种快消食品,最好方法就是加快终端的销量以消化库存,降价促销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太原现代牧业销售处有关人士认为,每家企业的库存压力不等,因此终端产品价格策略也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各企业间均选择降价促销,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尽快消化库存。“乳制品消费刚性较强,原材料成本容易往下游转嫁,所幸乳制品春节销售旺季即将到来,这一机会可谓恰到好处。

采访中,多家乳企相关人士分析,在鲜奶的收购价格的降价潮中,对一些规模化生产的大型乳企来说,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散户奶农,过低的鲜奶收购价会使奶农失去信心,这轮降价危机也可能会导致不少养殖户退出乳业行业。(潘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