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走上《非你莫属》舞台 找工作一举成功

30.11.2015  18:57
项校康 自己 工作 面儿 节目 专业 舞台 求职 面试 一个

项校康在《非你莫属》的节目中展示自己

近日,中北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位“名人”,他就是2012级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项校康,之所以说他出名,是因为他“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儿找到了工作”。

不久前,这个还是大四在校生的项校康出现在了天津卫视大型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的舞台上,面对12家企业大BOSS的轮番“攻击”,项校康顺利通过考验,成功签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搏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这个来自湖北的22岁小伙儿,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求职?登上舞台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这段特殊的求职故事吧。

1 错过校园大型招聘会的他尝试“网投”,没想到一举成功

今年9月底,已经升为大四学生的项校康结束了美国暑期带薪实习旅游项目(即SummerWork&TravelU.S.A.,简称SWT)顺利回到了国内。重新回到校园之后,他发现一年一度的秋季校园招聘会已经结束,无考研打算,只想早日进入社会的他便开始在网上投简历。

值得一提的是,项校康所学的专业是弹药工程与爆炸专业。一般情况,这种特殊的兵工类专业,是很难在网上找到工作的。因为涉及行业机密,相关单位也不会在网上公开招聘,而是会参与到校园招聘中,直接与求职者面对面。而且,通常情况下,因为专业特别,相关人才比较稀有,所以兵工厂对该专业学生的入职门槛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基本有意向的人会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遗憾的是,错过了秋招的项校康,只能在网上寻求与专业接近的行业单位来投简历,比如建筑类单位。这样的话,投简历的成功率就会很低,毕竟有很多对口专业的人与之竞争。看起来,项校康的求职路似乎行不通,可不轻易服输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去兵工厂之类的单位工作,他想从事与互联网有关的工作,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后者。

学军工专业的他,想通过投简历的方式找到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这有很大的难度。在网投期间,项校康意外看到了《非你莫属》节目组的参与方式,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出了自己的简历。有人告诉他,那个舞台可不是那么容易上的,也要经过很多次筛选呢,可项校康却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因为他的专业很特别,虽然是常规应聘可能不是很有优势,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这几个字,或许就能成为一种噱头,变成他登上求职舞台的“敲门砖”。

简历投出一周之后,十几家公司或企业基本都没有回应,惟一一个有音讯的便是《非你莫属》节目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他可以去进行初试。这个消息让项校康有些激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初次尝试,竟然成功了。

事实证明,项校康的想法是有道理的。“爆炸专业毕业,但却钟情于互联网?”也成为了项校康节目播出时导读的关键语句。

2 初试就像是两个人聊天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难

虽然是天津卫视的节目,但前期初试和终极面试等相关情况的录制都是在北京进行的。收到初试通知后,项校康立即从网上买了第二天合适车次的火车票,简单收拾行装,连夜坐着火车去了北京。

列车到达北京的时间是早上8点,匆忙吃过早饭之后,项校康便直奔初试地点,那是一栋高层商务楼,里面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到达应聘地点后,他被一名工作人员领进了一间办公室,要求其填写选手报名表。办公室里聚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求职者,有的出身名校,有的个人履历充满传奇色彩,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和特点。填表之余,大家偶尔也会闲聊几句。

说来,大家要填的报名表可不是一张普通的表,这张表虽然仅有一页纸,内容与很多求职报名表也没什么不同,基本都是些姓名、专业、工作经历之类的东西,可是,这张纸会被重复复印,直接投递到台上12家企业大BOSS的手中。所以,项校康填写得很谨慎,考虑到自己的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他尽可能一笔一画地书写着每一个字,尽量使得表格显得干净、工整。填写内容不足百字的报名表,他却写了半个小时。

随后,他就被带进了一间小会议室,坐下来与节目组的一名面试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所问的问题基本也都是围绕本人情况的。也就10分钟左右的时间,项校康从面试房间出来了。

没有庞大的面试团队,没有严苛刁钻的问题,没有紧张的气氛……这场初试并没有项校康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似乎他感觉还有些简单:“就像是两个人坐下来聊聊天的样子”。

就这样,他的初试之旅结束了。

从面试官淡定从容的表情上,他读不出一丝丝信息,不知道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也不知道有没有可能进入下一轮面试?对方只是告诉他,回去等消息。

据说20天以内会有答复,于是,项校康便乘坐当天的火车回到了太原。

3 重返北京参加复试、“走台”……进而走上终极面试的舞台顺利谋得职位

你好,我是《非你莫属》节目组的,通知你复试。”回到太原后的第二天,项校康便再次接到了电话,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项校康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喜悦。这个电话意味着他有80%的可能会进入终极面试的舞台,不到最后一刻,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刷,不敢懈怠的项校康再次买票去了北京。“如果说之前的面试是为了看求职者在职业方面的素质是否达标,那么,复试则是看求职者是否能在舞台上张弛自如,顺利地录完节目。”项校康介绍说,复试的内容就是熟悉整个节目的流程,然后看你的表现决定你最终是去还是留。录制属于自己的VCR视频片段、录制节目进场镜头、熟悉节目流程……每一步,项校康都表现得比较从容、淡定。大约半个小时,复试就结束了。

随后便是“走台”,熟悉摄影棚内的环境,熟悉不同人员的位置。不到10分钟,项校康就和其他一些应聘者走完了大致流程和顺序。

按照节目组要求,每个求职者都会相应地安排一个“推荐人”,对方会对其个人情况进行简单的了解,并会对他提出一些求职建议。项校康也听取了“推荐人”徐睿的一些建议,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专业和求职意向相联系。

走到见“推荐人”的环节,证明他基本可以进入终极面试了。

录制节目的当天,共有8名求职者进摄影棚,按照顺序,项校康是最后一个。每当前面有人从摄影棚出来,大家也会上前盘问,打探里边的情况,“犀利”“严苛”是不少求职者从现场走出来以后说的最多的词,这是对现场招聘企业负责人的评价,同时,“说话慢一点”也是他们给予同伴的提醒。项校康说,同一批录制节目的7个人中,有5个都成功签约了,另外两个,一个拒绝了老板,另一个被老板拒绝了。

当天上午11点,就开始了紧张的录制,通常情况下,每名面试者进入录影棚的时间大概是1个小时(应节目需要,视频会在后期被剪辑到10分钟左右),可是加上中间的休息时间等,轮到项校康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了。

经过漫长等待,项校康终于站到了《非你莫属》的舞台上。尽管提前已经知道有哪些招聘企业和单位,知道他们的大致座位方位,可当真正面临对面12位气场强大的大BOSS时,项校康还是有些紧张的。

理想状态下,项校康的意向职位是“产品经理助理”或“运营执行类工作”。虽然在以往的校园经历中有过相关实践经验,但表现并不是很突出。究竟适不适合做产品相关工作,能不能从事互联网相关事业,他有什么优势或特点……一个小时里,台上12位老板对其进行了“狂轰乱炸”。经过两轮留灯选择,有4家企业向项校康抛出了橄榄枝。

最终,他选择投入看准网(民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点评、雇主品牌展示和员工分享平台)的怀抱,对方提供的职位是市场运营专员,工作地点在北京,月薪6000+,每月还有1000元住宿补贴。这样的结果,为初出茅庐的项校康在求职生涯画上了阶段性的圆满句号。

记者后记

够努力才够幸运

听到项校康的求职故事后,有不少人会感慨道:他太幸运了,幸运之神眷顾努力之人。

非你莫属》是一档大型求职类真人秀节目,名声很响,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求职者都会慕名前往。在汪洋大海般的简历中,项校康似乎轻易地就凭借自己专业的稀有性特点,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并且,从初试到终极面试,他基本都是“一路绿灯”,似乎都没遇到过什么坎儿。可事实上,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看似顺利求职路上,项校康付出了很多,他是靠努力才换取的幸运。

项校康出生于湖北一个农村家庭,从小他就知道一切要靠自己的道理。大一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练口语,不论严寒酷暑,坚持了两年之久,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大学四年,他的成绩也比较好。闲暇之余,他还参与了很多各种实践项目:义务当翻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孤身一人骑行3000里从太原回湖北;申请参加带薪实习的项目去美国;给新生做讲座;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创立微信公众号“玩转中北”,不依靠院系等组织,独立运营,想尽办法搞活动增加粉丝,从100到2000再到20000……大学这几年,他很忙,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大四。

事实上,项校康所学的兵工专业,完全可以在大四毕业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一个“铁饭碗”,可喜欢挑战的他不喜欢它的 “”,他不想太过安稳。于是,挑战性地站在了《非你莫属》的舞台。

说实话,在现场时,项校康的表现并不是最好的,“遭众老板围攻吓蒙了”也是节目播出之后,有人给出的评价。每期节目中,12名一流企业高管在现场招聘时,会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聚光灯下,经历这些考验,很难做到“不紧张”。播出的视频中,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对答,在剩余的10多分钟节目中可以发现,项校康在回答某个问题时“卡壳”了,庆幸的是,他还算镇定,在台上大方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凭借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最终逆袭成功。录制节目后,看准网的老板还带着他去公司参观、体验了一下,空间宽敞、窗明几亮、精巧清新的工作环境,和蔼豪爽的同事,项校康很满意。

或许,你认为有着完美结局的项校康可以高枕无忧,轻松度过剩余的大四学年。可是,项校康却从未放弃学习,他请求老板给自己找了一个“师傅”,指点自己,告诉他还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回到校园后,项校康铭记着求职现场中一些老板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又对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改良,想充分利用剩余的大学时光努力充实自己,为以后的入职打下更好的基础。真实、真诚、谦虚、好学,这样的项校康还怕没有人赏识吗?

本报见习记者 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