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多点情怀教育

25.12.2015  16:42

  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被古人认为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是最冷的日子里却总有最温暖的故事可以解冻到我们的内心,温润我们的心灵。大学在学术培育的同时应该加强人文情怀教育,要学会用爱让情怀发声。

  在理工大,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起早贪黑只为为大家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他们工作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中工作着,或早或晚;他们从天南地北汇集于此,勤勤恳恳。他们平凡无奇但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他们默默无声的工作,校园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显得精彩纷呈。

  在西区超市七杯茶隔壁,有一家书店,很小,杂志也没有那么多,经营着各种练习册和辅导刊物。尽管规模不大,却为生活在西区的学生撑起了一篇精神的世界。这家店是由一对夫妇经营的,今年开春的时候刚刚进驻理工大。男店家姓刘,老板娘姓孟。孟大姐告诉我们说他们开书店已经有十几年的时光了,从现代信息学院一路辗转才在理工大安家。夫妇俩家住在太原,每天来回奔波十分辛苦。孟大姐告诉我们,刘大哥前不久刚刚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屋子,这样书店就可以晚一些打烊,让那些下晚自习的同学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挑选杂志。现如今,小书屋对面又新开了一家小吃店,让原本看上去就狭窄的通道变得更加密不透风了。我们担忧着小书屋的经营状况,而孟大姐却笑着对我们说多来点人到这边买吃的就多点人到书前面看看,图书的销售量没准就会增加了。新媒体时代,纸质刊物貌似已经逐渐成了没落品,更多的人选择在手机上阅读信息,这着实让报亭书屋的经营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孟大姐说换了手机就可以开通支付宝付款的方式了,学生们以后来着买书就更方便了。刘大哥孟大姐不指望这家小书屋能获多大的利,他们说这种“不赚钱的买卖”也只是为了让学生们有书看有新的消息可以获取。他们的生活其实早已和书结合在了一起。希望这家小店不会淹没在人声鼎沸的嘈杂声中,希望有关于书和关爱的故事可以蔓延。

  小书屋往里,在超市尽头有一家水果店经营得很是火爆,学生们平时也只是感觉老板娘人很好,经常送顾客一些水果,还会很大方地抹去付款的零头。其实这位好心的大妈姓勾,这家水果店是他们一家三口在经营。他们的儿子姓刘,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现在他辞掉工作帮父母经营水果店以为将来自己创业积累经验。辛苦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希望。刘哥哥说尽管现在每一天进货都很累,但他依旧因为过得充实而感到快乐。

  像这样生活在我们周围但是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可爱的人还有很多,比如生活在学生活动中心负责剧场清洁的崔大爷,每天站在寝室楼楼口监督学生刷卡的王阿姨,还有至今为止不知道他们姓名的食堂工作人员与保安室的叔叔们。他们就这样兢兢业业的服务着方便着我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很简单: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孩子可以顺利考上大学、今天的生意可以多赚一点钱……就是这些小小的并不惊天动地的愿望,简单、朴实却有力量。

  一座大学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学术水平,还蕴含在它的人文情怀中。那么,请从了解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努力用爱让情怀落定! 刘聪慧(政法学院)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