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培养出好学生

08.07.2014  18:06

 

          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言语、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是学生对郝晓娟的印象。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的郝晓娟已有22年工作经历,她教过10年数学、10年语文,更是连续多年的班主任。她坚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小规矩帮学生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郝晓娟很重视集体的作用,她每接一个新班级时,都会先认真观察一周,发现不良现象之后,她就利用班会时间为集体做全面分析。

  针对小孩子没有集体

  意识,郝晓娟先和他们为集体“立”一些“够得着”的“规矩”:比如注意自己的安全,注意别人的安全;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觉得做不到,可以先暂缓答应;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承担后果;坚持锻炼身体,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无论什么集体活动,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力争向上。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变得有礼貌、会听讲、集体意识强。

  郝晓娟说,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一些小规矩来约束,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她会通过全班进行教育,如果是小问题则个别教育,但是绝对不会夸大,否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特色运动丰富特长

  郝晓娟对学生要求严格,也善于培养学生。郝晓娟喜欢运动,她便在班级中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她认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针对班级的孩子集体凝聚力不强,郝晓娟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双摇比赛,个人棒不是棒,全组棒才真棒!在这项活动带领下,全班38人,全部都学会跳双摇,这项活动让孩子们更加团结。针对孩子们不关心集体的现象,她组织他们培育绿植,养殖小鱼……孩子们查资料、学种植、学养殖,把教室装扮得生机勃勃。针对孩子们午休时间乱跑乱闹的现象,她组织班干部向同学们征集课间活动方案,开展“我的时间我做主”的系列活动。顿时,课间十分钟被他们利用得满满的。“魔术队”聚集了一群热爱魔术的队员,他们交流变魔术的方法,教室的角落不时传出他们欢乐的笑声;“运动队”聚集了一群运动高手,他们踢毽、跳绳,那些毽子和绳子在他们脚下和手中是那样听话,操场上不时吸引很多别的班级的同学驻足观看;“24点”游戏,让几个酷爱动脑的队员玩得不亦乐乎,赢了的挥拳呐喊,输了的捶胸顿足。“小棒游戏”前更是人头攒动,谁都想过把瘾,可很快又败下阵来……针对教室经常有乱扔废弃物的现象,郝晓娟组织孩子们开展“绿色存折”的活动,孩子们将每周积攒的废纸、水瓶、纸盒等物品随时装入“大肚蛙”废品回收箱,每周都能有8~10元的收入,再用这些费用为孩子们买些小奖品,孩子们乐此不疲,教室也变得焕然一新。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更愿意和伙伴们一起设计、组织、开展更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施展自己的特长。

  让孩子学有所成

  郝晓娟经常带着学生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寻找到自己成绩不能优异的原因。她让成绩优异的孩子介绍好的学习方法,让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寻找自己失利的原因,并结成“师徒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学习。学期中、学期末还召开“感恩会”。一对对小师徒在一天天的互相帮助、互相进步中学有所成,各有收获。

  除了关心学习,郝晓娟也总能考虑到孩子们所需要的。在小升初紧张的时期,她没让学生一直埋没在题海中,而是常与学生聊聊天,开开玩笑,让孩子们的大脑得到放松。在中午的时候郝晓娟会让学生们午睡一会儿,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复习。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郝晓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孩子们的视网膜里,这是无声的示范性。郝晓娟说,她的座右铭是: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因此,她不仅以身作则,更关注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

  ■校长评价

  郝晓娟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她潜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钻研班级管理的艺术,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感染、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独创的精神,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市区先进集体。她个人也被授予“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石景山区教育先进工作者”、“石景山区师德标兵”、“石景山区优秀班主任”、“石景山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校长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