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村“第一书记”的新年扶贫清单

15.02.2016  16:23


              出大同天镇县县城一路向南,沿201省道走半个小时,就到了袁家窑村。刚到村口,记者便远远看见了一排崭新的红砖房,窗玻璃在阳光下反着光。村里的“第一书记”丁宝君告诉记者,等到明年春节,村民们就能在这新房里过年了。
              袁家窑村是国家级贫困县天镇县的120个贫困村之一,村庄沿一条山沟呈带状分布,前后长达一公里。全村179户中超过三分之一为贫困户,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村民多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年人均收入仅2000元出头。
              2015年8月,原本在天镇县供销社担任副主任的丁宝君被选派到袁家窑村担任“第一书记”。“从8月份到现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遇上过难处,也干了不少事儿,总体上还是感觉很充实。”丁宝君为记者一件件地数了起来。
              “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就是盖房。”丁宝君告诉记者,由于年长日久,村里不少窑洞都裂了缝,威胁着村民的安全,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政府去年启动了危窑改造工程,为村民修建砖房。“我要负责组织村民报名,要联系国土部门来整土地,要对接县里的危改部门等等,就是想把这事尽量往前赶赶,村民们就能早一天住上新房。”
              丁宝君还给村里打了一口井。村民李志云平时靠做豆腐卖些钱补贴家用,她说,从前村里一直用着大集体时代打的一口井,井浅,水质也不好,烧水时总有白沫子,丁书记来了以后,给大伙儿打了新井,有30多米深,水质好了,做出的豆腐也更好吃了。
              贫困村咋才能脱贫?丁宝君想到的办法是——养驴。袁家窑村地多、草多,又有养驴的传统,适合搞养殖。为了动员大伙贷款养驴,丁宝君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说通了三户愿意带头做示范,接着丁宝君又为了贷款的事在农户和银行间来回奔波。
              “贷款的事儿现在差不多了,年后就能到位。我想着明年如果养驴能见效益就动员更多人开始养,争取成立一个合作社。”说起年后的工作,丁宝君滔滔不绝,“村里祖祖辈辈都是梯田,明年找国土部门把地平整一下,就能多用机械;还要继续动员村里的女人们出去务工,用好咱‘天镇保姆’这块牌子;新房要分好,不能有矛盾;再把水都入了户……”
              听着这个“第一书记”的扶贫清单,天色不知不觉间已暗了下来。除夕转眼将到,丁宝君却还没来得及回家帮帮忙。他告诉记者,家中还有一个两岁的幼子,由爱人和岳母带着,他很少有时间顾家,心里对家人十分愧疚。
              “我也没什么别的想法,既然我来到这个村,就想尽自己所能让这里的情况好一点,让大伙的年过得一年比一年好。”丁宝君说。(完)

责任编辑:赵怡敏    审核:赵怡敏    审定:刘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