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展开新一轮合作 共推“十三五”山西气象事业发展

09.06.2017  09:50

  

   6月8日下午,山西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在太原举行省部联席会议,总结“十二五”山西气象工作,谋划“十三五”省部新一轮合作,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和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与会讲话并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主持会议。省气象局局长柯怡明汇报了“十二五”省部合作成果和“十三五”气象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任务。

   刘雅鸣指出,自2010年中国气象局与山西省政府在太原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重视气象事业发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支持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急服务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三农气象保障体系等重大项目的立项、实施,共建共赢,成效显著,山西气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长,为推进省部新一轮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她强调,“十三五”,山西气象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气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优势,在助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和新能源发展等重点工作中做出新贡献;要加强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及评估影响分析能力,优化站网布局,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改革部署,继续推动气象部门重点领域改革,加强防雷技术服务市场监管,健全监测预警业务体系,提升防雷减灾服务能力;抓好省部合作协议主要任务的落实,细化方案,推动山西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她表示,“十三五”中国气象局将在项目资金、科技支撑、人才建设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山西全力支持;希望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继续关注气象工作,在探测环境保护、基层台站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落实等方面加大对气象事发展的支持力度,双方共同研究推进省部新一轮合作的具体措施,推动山西气象事业创新发展。

   楼阳生感谢中国气象局长期以来给予山西气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加强省部合作是推动气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十二五”省部合作,山西气象基础核心业务发展迅速,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为保障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作出重要贡献。他指出,气象事业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崇高事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山西省政府将以新一轮省部合作为契机,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新理念新要求,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认真落实省部合作协议各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快补齐短板,大力推进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继续把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政府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全面推动省部合作协议的落实,进一步发挥好气象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此次会议成果,在项目审批、规划落实、资金配套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要强化部门间的合作,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发改、财政等部门要按照省部合作协议要求,研究部署并切实落实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举措,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安监、地震等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以强化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确保气象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各级各部门要关心并切实解决关系气象事业发展和基层气象干部职工生活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对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重视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为推进全省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打好基础。

   按照新一轮省部合作协议,“十三五”中国气象局和山西省政府将立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共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工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程、温室气体监测站网与节能减排支撑能力建设工程、气象信息化建设工程、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基层气象台站基础条件改善工程等六大工程,到2020年,全面构建与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能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全国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政策法规司主要负责人,省政府秘书长王纯,省发改委、财政厅等10个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