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水泉寨公园:老园换新颜 畅享好时光

01.08.2019  07:05

  夏日炎炎,古交水泉寨公园(西园)提质改造正火热进行中,7月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烈日下紧张施工,有的搭建古亭、有的铺设塑胶地面、有的浇灌植物……这座承载着众多古交人美好记忆的水泉寨公园(西园)即将迎来全新蝶变。

  老园旧貌换新颜

  “记得水泉寨公园刚建起来时景观特别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公园留影纪念。”附近居民陈先生回忆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可以说水泉寨公园是古交的一景。

  始建于1989年的水泉寨公园屡经续建,逐步形成了由目前的水泉山体梅香阁景区以及由山体相隔的东、西两园组成的三个区域。目前改造的是水泉寨公园西园,总面积27000平方米,于2002年建成开放,是古交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座综合性公园。

  据古交市园林局副局长张琴介绍,水泉寨公园(西园)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时条件有限,原有布局、景观、建筑等与公园整体风格已不协调,而且园内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建筑物等已经出现陈旧、老化、破损等问题,山体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因此,古交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该园进行提质改造。让老园焕发新光彩!

  一起畅享休闲时光

  2018年9月中旬提质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改造总面积18300平方米,呈现中式园林风格,结合园内整体布局和市民需求,打造了休闲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健身运动区、戏曲观赏区四个功能区。游人身处公园,可以望山看水,赏花观树,健身娱乐。

  目前,公园提质改造已接近尾声,从水泉寨公园西门而入,眼前面积13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是休闲活动区。广场中心新建了亦动亦静,亦近亦远,错落有致的中式景墙和水池溪流景观。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修建可供游人休憩的古建双亭,采用苏式彩绘风格,与水系融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亲水的自然景观。

  园中戏台让人着迷

  公园最惊艳之处非戏曲观赏区莫属。该区域位于公园东南侧,是在原有的戏台基础上建设完成的。张琴表示,此次提质改造中,对原有戏台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配套了水电暖,对戏台外部古建彩绘进行了修旧如旧,并在戏台前配建了面积900平方米的戏迷广场,供戏迷观赏节目。记者看到,广场中心地面还设计了京剧脸谱造型,与戏台遥相呼应。

  据水泉寨公园老年乐晋剧团负责人张顺清介绍,戏曲是古交市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改造前,广大戏曲爱好者每周六、日下午都会自发来这里演出,并有乐队伴奏。演出人员多达50余人,最年长的已82岁,最年轻的50来岁。

  改造前,戏台下面,不管是来看热闹的还是看门道的有四五百人,他们的热情是对演唱者和伴奏者的褒奖,也是对戏曲艺术的推崇。在看戏听戏品戏中,他们也成了夏夜舞台的主角,成了夏夜文化的元素,是他们成就了水泉寨公园的戏台。马扎和扇子是他们简单的道具,也是他们热衷于公园戏台最直接的见证。相信开园后,这里定会热闹非凡,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

  孩子们的免费乐园

  公园里当然少不了孩子,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区域,让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张琴说,“建设之初,我们考虑到我市少年儿童活动场所的数量相对少,而且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就按公园的面积比例设置了一个儿童户外公共活动场地,并配置了一定比例的免费游乐设施,以满足市民对公共户外儿童活动场所的需求。

  儿童游乐区位于公园西北侧,总面积720平方米。为了防止孩子们摔倒、碰伤,要求全部采用新型环保的丁苯彩色橡胶铺装,厚度达到5厘米。在这缤纷而浑然一体的活动区里,潜藏着设计师对孩子们的细致考量。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在这里追随着同伴攀爬跳跃,这种快乐、健康、简单、单纯、持久,是一切游戏机和过山车都无法比拟的。

  健身步道各取所需

  从西门往西走,蓝莹莹的天、红色的步道、翠绿的小草,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条弹力塑胶健身步道长366米,宽1.5米,踩上去感觉很软很舒服。常来公园健身的张女士说,家就在附近,自己以前经常来这里走路,有了这条步道,以后不仅能走路还能跑步,这里有树有水,空气清新,很适合运动。

  除健身步道外,水泉寨公园还增设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鹅卵石步道,以满足不同市民的健身锻炼需求。据正在铺设的施工人员介绍,市民可以脱了鞋上去走几圈,这个可以刺激足底反射区有益健康。据说这种鹅卵石步道是从台湾流行开来的呢!

  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在园内工作20余年的闫师傅,负责修剪除草,他见证了水泉寨公园的前后变化,“在园内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站在时间的长河里丈量水泉寨公园的变化,似乎仅仅是“一瞬”,但对于见证者来说,却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渴求绿色、优美的休闲环境。此次,水泉寨公园(西园)绿化总面积达到了12442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9756平方米,形成了园在林中、人在景中、路在绿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风貌。

  清风徐徐吹来,绿叶随风摇曳。跟随闫师傅来到百木园,放眼望去园内种植着五角枫、香花槐、栾树、海棠、紫叶矮樱等20余种植物,它们或独树一帜,或三五一丛,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为公园增添了一个惬意的绿色空间。张琴表示,努力将水泉寨公园打造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园林绿化景观。

  目前,园内所有主体已完工,古建主体、廊架、塑胶铺设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初步计划7月中旬部分区域向市民开放。部分区域开放后,施工人员将对剩余工程的细节部分继续进行完善,到年底完成全部建设项目,完全向市民开放。 改造后的水泉寨公园(西园)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使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绿意盎然。水泉寨公园,将会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后花园”。

  向建设者们道一声辛苦了!

  公园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在这美丽风景的背后,是无数工程建设者们的艰辛付出。

  采访结束已是正午,骄阳似火,空气中弥漫着热浪,没有一点风。公园内仍可见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广场中心,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正在将一根根沉重的脚手架搬运过来,搭建起来,这里正在搭建古建双亭;儿童游乐区,施工人员正俯下身子铺设彩色的塑胶地面;远处还有两位施工人员蹲在太阳地下,一颗一颗铺设鹅卵石步道……脸上满是汗水,浸湿了衣服。

  负责园内监理的韩师傅在巡查中发现,一个小男孩正在施工的假山现场用角钢荡秋千。这可了不得,韩师傅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情急之下,在山下大喊劝阻,男孩极不情愿地停下来,却站在那里一直骂骂咧咧。旁人说,这孩子不领情还骂你,韩师傅却笑笑说,孩子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每天韩师傅的微信朋友圈计步都是2万多步。有时朋友会问他,“怎么每天走那么多步?”原来,他每天顶着烈日从公园的东面走到西面,又从北面走到南面,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走遍整个公园。他常说,不能只靠工人汇报工程情况,非要自己亲眼所见才踏实。

  一座美丽的公园,都是靠建设者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起来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美景,感谢建设者们! 古交市水泉寨公园。赵世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