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古交67处无主煤矸石山完成治理

28.12.2021  07:29

  12月27日,古交市梭峪乡炉峪口李八沟内,一棵棵绿色的松树点缀在荒凉的山丘与沟壑间,让人感受到不凡的生命力。“这里治理了近1.5万立方米的矸石。在黄土覆盖后,我们栽上了耐贫、抗旱、耐寒树种。”古交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负责人孙伟介绍。包括李八沟在内,古交市已完成所有无主煤矸石山的生态治理。

  经排查,古交市共有无主煤矸石山67处,涉及古交市12个乡镇街办,堆量大、范围广,裸露堆放,局部区域存在严重的自燃现象,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去年8月20日,古交市累计投入3.4亿元,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其中,废弃煤矸石山恢复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根据矸石存量、位置、边坡陡峭程度,是否存在滑坡、自燃等安全隐患综合分析,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规模较小的项目,采取就地治理原则,统一填沟造地或整平覆土,对其进行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有矸石自燃的项目,着重从灭火、边坡治理、挡护工程、防洪排水及覆土绿化等方面治理。67处无主煤矸石山上,累计绿化185万平方米、植树107万株、恢复耕地近110亩。

  目前,67处无主煤矸石山生态治理全部完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入绿化养护阶段。在完成无主煤矸石山治理300万立方米、消除自燃矸石30余万立方米后,古交市排除了泥石流的最大隐患,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等治理目标。自10月1日启动“秋冬防”以来,至12月23日,古交市优良天气天数为82天,优良率为98.8%。综合污染指数为3.33,同比下降21.6%。六项污染物均同比下降。 “矸石自燃,主要影响二氧化硫这一指标。”市生态环境局古交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秋冬防’以来,古交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1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