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通稿报道省工商局“第一书记”工作情况

25.04.2016  19:56

      4月21日,新华社以《“第一书记”驻村记》为题(同时配发七百余字和十张照片),就山西省工商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情况向全国各大媒体及新媒体专线发出新闻通稿,多角度反映了以韩永红为代表的我局“第一书记”认真落实省委安排部署,驻村下乡指导基层工作,访贫问苦共谋发展规划,全身心帮助隰县百姓脱贫致富等情况。

      4月22日,新华网图片频道、《新华每日电讯》一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一版、“搜狐网”“今日头条”网站以及新华网山西频道首页等媒体转发了这一消息(相关样刊复印附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4日11时,全国约有十余家媒体对此新闻进行了刊(播)发。

第一书记”驻村记

        “到贫困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自2015年8月以来,山西省共选派9395名省、市、县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根据组织安排,56岁的山西省工商局干部韩永红担任隰县城南乡曹城村“第一书记”。

      曹城村共有476多户村民,韩永红一有空,就喜欢去村民家中坐坐。村民收入靠什么、家里有什么困难、对村里有什么期待,他都记在了本上,装在了心里。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韩永红跑遍了村里的沟沟岔岔,也跑遍了省市县的30多个涉农部门,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两件事。

      一是村庄的规划。村庄建设比较混乱,村容村貌比较落后,甚至连修路、排污等基本需求都难以令人满意,这些都成为制约曹城村发展的瓶颈。韩永红已经对村庄情况进行摸底,拿出了一份初步方案。下一步,他将去与省级有关部门对接,争取项目,筹集资金。

      二是村民增收困难。曹城村距隰县县城较近,但观念落后、靠天吃饭的落后困境至今没有改变。隰县自古有种梨传统,但曹城村的梨树种植面积很小,而且大多数是品种老化的酥梨。韩永红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向扶贫局果业局等部门的专家请教,和村“两委”班子找病因、想对策,最终确定了把玉露香梨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党员干部群众重新燃起了工作热情,迅速进入“角色”。

        按照规划,曹城村将流转一部分土地,建一个高标准的玉露香梨“样板田”,鼓励扶持能人大户报名参与玉露香梨种植,并引进资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全程服务。同时把握“互联网+”的机遇,放大玉露香梨的示范引领效应,带领更多村民致富。

      半年过去,韩永红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曹城村的一员。韩永红感慨颇深:只有真心沉下去,融入村里,真正为民排忧解难,才能实现“第一书记”的价值。(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