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话发展】山西不破不立 将“铁腕治污”铁到底

25.02.2017  11:09

   进入2016年11月份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省多地空气质量出现恶化。为此,一场“铁腕治污”的环保风暴迅速酝酿。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由环保、发改、经信、公安等13个部门组成的“铁腕治污行动”领导组成立,同时,各市、县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由市长、县长担任领导组组长。

   2016年12月16日,山西省环保厅向全社会发出“铁腕治污令”。该厅厅长郭长青明确指出:“要不怕惹人、敢于见血。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该处理的处理,该追责的追责,该移送的移送,不留任何情面。”至此,一场让山西百姓拍手称快的环保风暴迅速席卷三晋大地。

   时隔不久,省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引深“铁腕治污”行动,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这场为期三个月的“铁腕治污行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一方面,雷霆正紧,战果斐然;另一方面,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摆了出来:风暴过后,山西治污之路依然任重道远,“铁腕治污”怎样才能一铁到底?

   燃煤仍是大气污染“祸首”。一煤独大的产业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自2013年国务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14年、2015年均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考核任务,在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中被评为良好等级。2015年,全省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低于周边省市,与2013年相比下降27.3%;优良天数达253天,综合指数为6.58。

   2016年入冬以来,与历史同期相比,气温抬升,湿度增大,地面风速弱,大气逆温状况明显偏重,污染物扩散条件明显变差。省气象局霾日数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大部分地区霾日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多,为此全省多次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

   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我省燃煤污染对PM2.5的贡献占首位,多数城市采暖期燃煤贡献超过40%。受燃煤污染影响,采暖期主要污染因子浓度成倍增加,空气质量明显下滑,成为制约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短板。

   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袁进告诉记者,气象条件说到底只是外部因素,我省一煤独大的高耗能产业结构才是内因所在。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我省电力、冶金、焦化三个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部工业二氧化硫的90%以上。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单位面积排放负荷、单位GDP排放强度等指标在全国排名均靠前,结构性污染突出。随着全省经济明显回暖,工业增速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90%,全省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和焦炭、生铁、粗钢、原铝、氧化铝等产量均大幅增长,导致工业排污量在短期内迅速攀升,污染加重。

   不破不立,一拳砸下去,不仅仅是要留下一个坑,而是要砸出一个转型综改、创新发展的新理念

   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6日,全省“铁腕治污行动”共排查发现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企业3744家,已下达罚款6710万元;取缔土小企业734家;共查处适用《环境保护法》和四个配套办法的四类典型环境违法案件772件。其中按日计罚37件,查封扣押392件,限产停产317件,行政拘留82件。对95名市县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国有企业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铁拳所向,震慑一方。

   虽然全省环保高压态势初步形成,环保人的心中并不轻松,大家很清楚,一场为期三个月的环保风暴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要发展方式一日不转,山西未来环境质量就不容乐观。

   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坦言,在进入新世纪的前几年,临汾经济总量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二,但与此同时,当地环境质量也日趋恶化。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位居全国113个环保重点监测城市倒数第一,直至2006年,该市才摘掉了这顶“黑帽子”,并于2007年退出后10名行列。不过,如果煤焦铁主导的经济结构未能扭转,污染就可能会卷土重来。

   污染之患如影随形,怎么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抓好源头治理、过程治理、重点治理、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最终实现彻底治理。

   对此,郭长青强调,一方面山西产业结构一煤独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先天不足,因煤而兴、依矿而建的城市比比皆是,大量高耗能企业环伺城区,即使这些企业排污全部达标,其释放的污染物也会超出当地环境容纳能力。所以,对山西而言,小打小闹式的环保行为没有出路,末端的烟口控制无力回天。“铁腕治污”就是要下定转型决心,以环保升级倒逼产业升级,一拳砸出去,不仅要砸出一个坑,更要砸出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砸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目前,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为污染治理带来重大利好,是山西环境保护治标治本的根本出路。

   道是无情却有情,面对历史的欠账,“铁腕治污”看似无情严苛,实际上是对新兴产业与优势产能的倡导与扶持。不破不立,只有在对落后产能的大浪淘沙中,山西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浴火重生。

   治污先治吏,督企先督政,只要各级党政官员从心底树立起看齐意识,山西环境保护自会聚起回天之力

   就在“铁腕治污行动”大力推进之时,记者发现网上同时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因为抓环保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到底值不值?

   显然,面对经济回暖,山西环保无疑将迎来一场真正的考验。首先是对人心的考验,是对各级地方为政者政绩观的考验。

   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已经在思想上为我们廓清了迷雾,但在具体践行中,依然有待于我们从政治的高度去认知。知易行难,只有从心底真正树立起看齐意识,才能坚定转型决心不动摇,才能面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GDP不为所动,才能以铁的担当尽责,以铁的手腕治患,以铁的心肠问责,以铁的办法治本。

   如果说正确的政绩观是“铁腕治污”的前提,那么合理的制度安排与执法队伍建设则是一铁到底的保障。

   2016年7月,我省推出环保新政,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环保督查机制,由过去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独家责任转变为多部门的共同责任,由过去环保部门开展督促、检查,转变为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的环保工作进行督察,随着督察层面、督察对象、督察内容的变化,意味着做不好环保,相关党政负责人就会“挨板子”“丢帽子”“进局子”。在制度层面实现了从治污到治吏、从督企到督政的机制突破。

   今年2月16日,为突破“企业无赖、环保无奈”的执法尴尬,临汾市成立了山西省首支“环保警察”队伍,值得注意的是,临汾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支队可直接查处和侦办社会反响强烈的环境犯罪案件,并对涉及环境犯罪的刑事案件负有组织、指导、协调侦办职能。此举不仅向社会表明了当地“铁腕治污”的坚定决心,而且在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全新探索。

   治污治吏,双管齐下;督企督政,失职问责。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对账销号”,环保不过关,乌纱帽难保。对于有刑事责任的重点案件,先办人,后办事;对给予重处的责任人,先停职,再处分。此次“铁腕治污”的亮点不仅在于当下的雷霆手段,更在于其着眼长远设计的制度轮廓。

   冬天过去了,但人们关于雾霾的记忆并未淡去。春天里,我们同样期待着“铁腕治污”的铿锵行动。(记者 贾力军)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