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机合作社经营的领头雁

29.10.2015  19:28

    在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和谐农机的道路上,活跃着一个惠农强农、坚持创新的农机服务组织 朔城区金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文同志带领广大社员凝聚团结,大胆创新,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为目标,走出了一条现代农机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多种经营,发展壮大合作社

      朔城区金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窑子头村。2009年,由王金文等5名养机户组建合作社,于2010年10月注册。该社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现有社员205人。六年来,积极开展综合作业服务,承接土地流转,延伸产业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理事长王金文同志带领下,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悉心经营,兴建了综合服务大楼、三农秸秆厂、维修车间、加工车间、机具库(棚)等基础设施。固定资产超过了3000万元;各种农机具80多台(套),总价值约560余万元;还有生物质燃料、饲料生产线2条;万亩机械化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日光自动调温大棚95座。年生产加工生物质燃料、柠条、玉米秸秆混合饲料十万多吨,这是一家集农、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3000多亩,实现当年营业收入550余万元。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服务最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之一。

      二、创新运营机制,促进效益增长

      金田园农机合作社属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发展思路上,王金文同志能够与当地粮食生产能力及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和发展农机服务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能力,在为周围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发展壮大自身。整合现有农机和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合作社的社会效能。在服务内容上,积极发展合同化服务方式,建立稳定的供求服务关系,大力组织承包闲置土地和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全面推广种植机械化作业及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方式,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在组织形式上,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完善和健全自主决策、自我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在运行机制上,着力建设社会化服务的市场运营机制,规范服务标准,统一服务价格,既考虑服务主体效益,又提高农民直接受益和接受服务的主动性,从而显现了该社经济效益逐年增长,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的可喜局面。到2014年底,业务覆盖周边5个乡镇20多个村。完成机耕2.6万亩,机播2万亩,机收1.6万亩,实现农机服务总收入244万元。通过加大农机化服务力度,合作社提高了农机组织化程度,拓展了机械化作业服务范围。

      三、 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农机社会化组织程度

      通过加大农机化服务力度,提高了农机组织化程度,拓展了机械化作业服务范围,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耕、播、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还为养机户提供机械维修及零配件,以及为种植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一是加大农机服务力度,通过有效合理的配置农机资源,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收费标准为农户提供耕、播、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这样提高了农机组织化程度。他还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为贫困户等无劳力的农民提供优惠服务。今年,截止目前,共为农户机械深松土地达0.8万亩、播种0.8万亩、机收玉米0.3万亩。二是承担农机维修及培训任务。合作社成立了农机维修站,有专业技工5人,全部取得了技能资格证书。不仅为合作社自己维修机械,而且以成本价为其他养机户提供机械维修及零配件服务。同时,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养机户和机手统一进行机具的养护和操作培训。截止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650余人次。三是提供信息资源,每年的玉米收获季到来前,他都会到附近玉米主产区了解作业市场信息,统筹安排外出路线和作业时机,确保外出作业和本地作业两不误。

      在王金文的努力下,金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当地农机部门的一致认可。2011年,被山西省农机局定为科技示范基地。2012年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农机示范社。先后获得了全省农林水气系统劳动竞赛中获得“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省级示范合作社”、“先进农业机械合作社”、“朔州市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此外,王金文还多方筹措、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让更多的社员享受到了政策的优惠,体会到了合作共赢的道理。王金文建社之处的构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谈到未来的发展,王金文踌躇满志,要力争在三年之内,金田园农机合作社将发展建设鱼塘、蔬菜大市场和农产品冷储保鲜库,发展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将农业与旅游结合,把金田园农机合作社打造成为朔州地区经营效益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经验做法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当中成为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