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玲半月谈:购物中心推广部做好这2件事

21.11.2016  20:40

联商网消息:推广部是购物中心组织架构中一个比较彰显的部门。

为什么这么说呢?

推广部喜欢用一些学历高、年轻、样貌姣好、有干劲的员工,从这个角度来看,推广部可谓是整个团队的颜值担当、门面担当。推广部做的工作又都是显性的、短时间内能发挥效应的,所以,受到的关注自然也多一些。

正因为推广部总是暴露在聚光灯下,一旦出现问题,人人皆知。甚至一些小问题也被放大,连锁反应。

事实上,这个部门对人员的经验值和人脉要求很高。一方面职场年轻人还需要历练,一方面是老板对于“物超所值”的期待视野。要找到推广部的问题太容易了,几乎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可以对推广部提出批评。

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于是,开业之初,推广部是被老板骂得最惨被同事吐槽最多的部门。而开业后的一年左右时间内,随着商业体的成熟,对推广部的依赖性减小,推广部的作用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甚至成了团队中可有可无的部门。

这个部门需要被客观公正的对待。

因此,我在深圳万象城的时候,提出了一条口号,把知名度打出去,把顾客拉进来。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把知名度特别是美誉度打出去,把消费者特别是目标顾客拉进来。

把知名度、美誉度打出去

一个新的项目没有知名度,顾客就不会来。所以,我们要在开业前后,迅速扩大知名度。同时,让知名度无限接近美誉度。而在之后的半年内,则要把重点放在美誉度上,使其和知名度呈现同步增长趋势,而非背道而驰。

知名度即购物中心被公众知晓和了解的程度,这一点相对比较容易达到。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网络露天LED屏、车载广告等都是购物中心常用的推广渠道。美誉度则相对较难,它要使商场获得公众的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现在大部分的购物中心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不匹配,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供应商、员工、顾客的关系。

以购物中心开业典礼为例,与其花大价钱做各种活动,不如把这部分优惠让给品牌商户,品牌商户再让利给顾客。购物中心一般会招本地成熟品牌,这些品牌本身就兼具知名度和美誉度。再加上让利供应商、消费者,口碑相传,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都提升了。

香港购物中心的推广活动一般集中在节日,推广部力图让自己的活动在某个档期脱颖而出,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这类节日活动都是前一年就开始筹备,并且延续同一个调性。

当然,商场还可以通过各种公益活动来提升美誉度。不过,这就要讲究一个持久性,不能只是为了一时的噱头,后期不了了之,那样最终只会起到反效果,很可能让之前建立的美誉度全线崩塌。

把顾客吸引进来

把顾客引进来很容易,但是,能不能把目标顾客引进来?这一点很困难。

不做活动,场子很冷清。做了活动,一堆问题。谁来决定这个活动要不要做?必须是总经理。我一直强调,没有把顾客引进来是推广部的能力问题,顾客到店了,运营部、保安部等部门没有协调配合好,这是总经理的失职。

在确定了推广方向和策略之后,我们会分析,这次活动可能有多少人?可能会吸引哪些人?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全力做好预案。

至于有多少参与活动的消费者会转化为目标消费者,甚至转化为产生物流留下财流的消费者,需要积累。

把知名度、美誉度打出去,把顾客拉进来,这就是推广部的职能,框架和界定让推广部职能有了可行性。同时,我们用这句slogan来指导和评判推广部的工作结果。推广部的工作围绕购物中心定位进行,为维护品牌形象锦上添花。需要注意的是,推广策略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这需要公司一把手来掌控。

推广部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个商业项目才能步入正轨。

第15期预告:信息部的职能

厉玲半月谈

在百货业,厉玲是一个符号,她担任杭州大厦购物中心、银泰百货总经理的1993年-2004年,是中国百货的黄金十年;后来去过深圳万象城、北京华熙长安商业,2009年开始退休。时至今日,厉玲还是那么热爱行业,做事纯粹,说话犀利,自信、勤思、健朗。

她说被别人怀念是因为“没有停止过思考”,她说自己属于那个“头脑清醒”的少数派,更可贵的是,她至今还保有老派匠人那种迷之社会责任感,在该享受天伦的年纪,愿意用振聋发聩的声音为其热爱的行业继续发声。

历史需要传承,思想需要激荡。

联商网和厉玲联手推出“厉玲半月谈”栏目,期待能给行业带去更多不一样的思考。

栏目组E-mail:[email protected]

更多信息,详见厉玲专题: http://www.linkshop.com.cn/z/lilin/?SubId=1306

(联商网 陈肖丽 李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