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厅“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王亚厅长接受山西新闻网专访

26.05.2016  16:01

2015年8月,我厅选派赵洪胜、张文、任晋、王成宇、白波5名同志赴左权县芹泉镇担任农村“第一书记”。8个多月以来,这5名同志融入村子、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履职尽责,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谋发展。在2015年度考核中,5名同志全部被左权县委组织部确定为优秀等次,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肯定。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山西新闻网将我厅作为“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典型集体进行系列报道,于2016年5月11日对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亚进行了专访。

王亚厅长向山西新闻网记者介绍了我厅扶贫点的有关情况,并就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审计厅选派“第一书记”情况、“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情况等问题与记者进行了交流。

王亚厅长详细讲述了我厅“第一书记”的工作情况。他指出,“第一书记”不仅要帮老百姓理清思路、找准出路,给他们带去资金和项目,激活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还要带去脱贫致富的信息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将新理念、新思路灌输到基层中,从源头上治贫,让百姓从“”上脱贫。在“第一书记”的选派上,我厅坚持优中择优,把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作风硬、敢担当的业务骨干选派到农村,并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安排在县里挂过职和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言传身教,教他们如何面对基层、面对农村、面对群众,切实当好扶贫攻坚的带头人,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为脱贫致富提供保障。

王亚厅长强调,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时期,不出把汗、不下点儿力、不筹措一些新办法,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小康。落实好精准扶贫,关键是找准目标、选准靶子,既要做到情况精准,把贫困的底数真正摸清,又要搞好规划,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更要真抓实干,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5名“第一书记”到任后,基本将全部工作时间都放在了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生、察民情、体民忧,真正做到了“名字到了,人也要到,心更要扎在那儿”。他们实地走访农户,摸清、摸准了贫困底数,建立了贫困人口台账,并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妥善选择有利于贫困户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产业项目,先后争取到300多万扶贫资金,增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谈到“第一书记”今后的工作,王亚厅长指出,“第一书记”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吃得了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上,坚持忠诚、勤奋、担当,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最急”上用真情、“最需”上办实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