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22.10.2017  07:36

  拉开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幕,设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9”专项行动,唱响“人说山西好环境”……随着政治生态由“”转“”、发展由“”转“”,山西对外开放正展开全新画卷。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成为全省上下的一致行动。

  山西地处中部,不沿海、不沿边,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弯道超车?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把握大势,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确定了“东融南承西联北拓”的开放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扩大开放、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我省主动对接,出台实施方案,提出以人文交流为基础,以经贸合作为先导,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对外开放,搭建平台尤为重要。2016年12月初,我省启动开发区二次创业,按照占全省国土面积2%左右来规划布局开发区建设,围绕“整合改制扩区调规”提出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同时,整合太原都市区范围内8个开发区设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发区成为山西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对外开放,走出去、请进来步伐加快。我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取得丰硕成果。3月16日,我省在京举行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出台一揽子激励政策,引导晋商晋才“凤还巢”。自去年9月以来,山西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1377个,总投资额11699亿元,与苏宁、华为、阿里巴巴、百度、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展开项目合作。

  对外开放制度优势逐渐显现。我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努力推动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今年7月,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在全省10个开发区同步落地。“放管服效”改革动真碰硬,商事制度改革大步推进。9月1日起,我省在“五证合一”基础上,实现“十七证合一”。我省还实施一流的人才政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对外开放“空、地、网”大通道加速形成。2月15日以来,中欧班列频频出发,载着“山西制造”跨越亚欧。太焦、大张、大原、阳大等在建铁路项目加快建设,雄安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展开。口岸建设加快,大同、运城、五台山航空口岸和太原铁路口岸已列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大同国际陆港、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新平台加快建设。主要进出口口岸实现“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省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建成5个国家级和4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手机、不锈钢成为新的出口主导产品。世界500强中,分别有30家国内企业和30家境外企业投资山西,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此外,我省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扩大,以太钢、太重、同煤、运城制版为代表的能源矿产、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对外开放,山西正在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