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业扶贫助力我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25.02.2016  18:30

              产业薄弱,是贫困地区的‘软肋’。培育富民产业就是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从2013年开始,我省启动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以科学的组织形式,以市场规律为基本遵循,以企业与贫困农民互利双赢为基本原则,以产业化为基本方向,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公司化、股份化运作,形成规模化的种、养、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形态。从而帮助全省贫困地区发展脱贫产业,带动贫困乡村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先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2015年12月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大会上,王儒林书记指出要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着重从产业扶持、资本扶持、技能扶持入手,帮助115万左右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脱贫。要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片区产业开发。要推进企业产业扶贫。李小鹏省长也要求扎实推进企业产业扶贫工程,完善鼓励政策,拓宽合作领域,吸引更多的省内外各类企业参与产业扶贫。
              2015年以来,省扶贫办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提质增效年”安排部署,坚持完善示范带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考核激励和精准管理“五位一体”推进思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跟踪推进。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创优环境搞好服务,着力支持引导各类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一批紧密结合各地区域比较优势,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企业产业扶贫项目渐显富民效应。这些项目建设内容涵盖以牛羊为主的规模养殖、设施蔬菜花卉、干鲜果经济林、小杂粮、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等新领域。企业产业扶贫不仅带来先进的市场理念,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而且能教会农民怎么把握市场规律,最大程度发挥农村现有的土地、劳动力和产业优势,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生产增收。正逐渐成为我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引擎”。   
              大同县地处大同盆地东北边沿,土层深厚松散,积温和光照适宜,种植黄花得天独厚。有着600多年的悠久种植历史。近年来,大同县把黄花产业作为全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高度重视,加大了项目扶持和市场开拓,黄花菜种植已初步形成了“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的产业化格局,成为全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产业。为保证农户的收益,县黄花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产地设点收购,既免去了种植户的存放问题,又可以让种植户拿到现钱。近几年,随着黄花菜面积和产量增加,其在农作物中的比较效益凸显。盛产期黄花作物亩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是种植玉米收益的数倍甚至10多倍。目前,全县黄花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农民人均增收1500多元。
              右玉县立足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林草资源,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2010年,右玉县“右玉羊肉”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登记,成为我省首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畜产品。阳煤集团与太原六味斋集团合作,在右玉县投资1.7亿元建设年产万吨优质肉羊屠宰加工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34亿元,可直接吸纳30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带动200多个农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
              中阳县厚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立足项目所在地区地处山区,距离城市较远,地广人稀,疫病发生率低,空气质量和水质较好,猪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及肉质更好等优势,计划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建设年出栏3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企业坚持走规模型、生态型、科技型道路。按照规划,项目正常投产后,到2017年争取实现年出栏10万头生猪的目标,可新增劳动岗位550个,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就业,带动农民2000户;到2020年,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方式,再陆续发展生猪养殖农户2000户,户均年出栏生猪100头,从而达到公司年出栏30万头生猪的目标。
              沁县立足自身区域和资源优势,按照“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肉鸡加工项目。潞宝金和生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扶持农户肉鸡养殖、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当地物流运输等方式,带动了1400多户农民增收,其中贫困户就有560多户。目前,依托“金和生”,当地已建设养殖基地102个,单批次养殖量达126万只,沁县500多户农民通过肉鸡养殖走上了脱贫路。长治市太行紫团饮业有限公司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公司实施的冷冻调理杂粮珍菇系列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及香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对当地农民增收龙头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截至2015年底,食用菌开发、果饮料加工和花椒芽菜开发等方面共带动农户9000余户35000余人。其中贫困农户1000余户,使35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元。带动农民发展食用菌大棚1万多个。壶关县农民形象地说,“一个农户一个棚,立体种植食用菌,科学技术为先行,胜过玉米种一生”。
              隰县依托适合梨果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梨果富民”不动摇,按照扩规模、强管理、抓营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扶贫主导产业的新路。梨果产业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玉露香梨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一道亮点和农民实现小康梦的“王牌”产业。隰县也荣获“中国金梨之乡”美称。该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项目。通过订单农业方式与果业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开展业务往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整体效益,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等为一体的隰县玉露香梨果现代产业化新机制。玉露香梨果现代物流产业群正在快速形成。晋煤集团开展实施的“果品仓储物流”项目,从2014年至今,已陆续建成2000吨恒温库1座、3000吨的自动化智能库1座,为当地特有果品玉露香梨提供恒温存储保障,保证果品品质。果品交易中心恒温库的建设,有效带动了隰县果业发展。近两年雨季,免费为果农储存玉露香梨近百万斤,避免了果农的经济损失,同时实现了产品保值增值。冷库与贫困村和专业合作社签定果品收购合同,避免了果农因贮藏条件差和转运等造成的损失,并辐射带动3万多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与此同时,还面向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西安、山东等地开展果品市场营销,2015年春节期间试营销达5万余公斤。

责任编辑:罗俊刚    审核:    审定:张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