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内生动力 让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率先发展

15.01.2016  16:14


  山西与陕西一衣带水、地脉相连,三晋三秦同祖同源、人脉相通,自古就有“秦晋之好”的佳话。作为和山西结缘并合作三年多的曲江文旅人来说,已对三晋这片土地怀有了深厚的感情。西安曲江文旅副总经理庄莹曾这样表示:“有句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一个百看不厌,很有味道的地方。”《山西经济日报》关于《“曲江入晋”带来了什么?》系列报道引发的大讨论,让关心山西文化旅游发展的曲江人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山西文化旅游到底还缺些什么?山西文化和旅游结合初有成效,怎样才能利用好“曲江入晋”带来的“鲶鱼效应”?如何才能振兴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加大历史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仍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产业发展之方向——政策扶持实现跨越发展

  2015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且价值连城,文化旅游业发展潜力不言而喻,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历史的必然。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去年6月份山西省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11条措施。同时成立了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旅游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并协调解决旅游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除此之外,去年10月在山西省旅游发展暨“互联网+”大会上,省长李小鹏强调,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旅游机制体制和产品创新,支持旅游景区和企业做大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在七大非煤产业中,文化旅游业发展条件最优、潜力最大、前景最好,要在非煤产业中率先发展。“破解过去一煤独大的发展模式,像重视煤炭一样重视文化旅游”,无疑成为山西省“十三五”布局中新的发展坐标。各项政策的利好,吹响了山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号角。

  产业发展之根本——做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与传承

  太行山大峡谷、平遥古城、皇城相府……山西历史遗迹、山水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丰富,毋庸多言。然而,街道路面破烂,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年久失修,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仍是山西部分景区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有业内人士表示:“旅游的市场化开发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之间并不矛盾,市场化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传承历史文化需要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关键是要处理好两者关系。”事实上,深谙个中厉害关系的曲江已为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给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开发项目获取资金来反哺文化遗产保护,在曲江新区的主导下西安相继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使更多历史文化遗产重新展现给世人,尤其2012年建成的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更成为了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样本。

  对于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者来说,文旅资源的保护也要与时俱进,不妨借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提升文旅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之关键——创新品牌方能盘活市场

  政策的号角已经吹响,品牌的步伐当然要跟上。曾几何时“晋善晋美”的山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却因“被禁”事件后山西品牌整体形象日渐式微。目前山西旅游的整体形象设计欠佳且未形成品牌是一个软肋,因此山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乃是搞好品牌建设,使山西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山西旅游要搞好品牌建设,可以向“曲江经验”取经,一是学习“曲江速度”,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发展的原则,打造一批经典景区,规划一批精品路线,迅速提升山西旅游的品质。二是学习曲江的创新精神,抓好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景区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理顺旅游景区的发展体制。三是要统筹协调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宣传资源和平台,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共同打响山西旅游品牌,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业发展之灵魂——深耕文化旅游融合营销之道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躯。山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久远的历史,留下了遍布全省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山西发展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山西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山西部分旅游景区依然停留在较为单一的观光旅游阶段,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开发不足。这样的情况,游客不满意,景区不满足。

  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杜一力曾说,就旅游和文化的关系来说,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谁掌握了这个文化精神,就能百变不离其宗,而业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近期,当下国内收视率最高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也来到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等曲江旗下景区,成功地将最流行的真人秀元素与景区文化特色相结合,曲江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山西文化厚重,但厚重不等于沉重,有文化、有故事不一定是有感受。山西要发展旅游产业,就必须迈开步子,将“古文物”变成“活文化”。要深入挖掘,精心包装,例如借助五台山的“禅修文化”、绵山的“孝道文化”、晋中的“晋商文化”等等,在传承历史、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加年轻化、商业化,消费者更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策划一系列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活动,让大家了解山西文化的魅力。同时,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会展旅游等新模式,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增强内涵、丰富底蕴、提升张力,避免“两张皮”。

  产业发展之根基——服务搞上去了才能留住人

  有了品牌,就能吸引人,有了服务,才能留住人,山西旅游还需要在公共服务上下功夫,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这样才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促进山西旅游快速发展。

  提升公共服务,硬件设施要跟上。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厕所,旅游厕所是旅游景区的“脸面”,更是展示旅游管理文明服务的“窗口”。基于此,曲江文旅在太行山大峡谷资源整合的规划中特别留意细节的设计,“如在卫生间安有小镜子,小小的一面镜子,反映的不仅是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也是精细化管理的表现,这样的景区,游客怎么能不喜欢呢?”曲江智造副总经理李东表示。 

  提升公共服务,还有赖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升。“曲江入晋”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让大家认识到:旅游业不是收钱卖门票的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来进一步提高景区的核心竞争力。笔者以为,“曲江经验”中,最值得山西旅游行业借鉴的,恰恰是这种先进的意识,这也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山西旅游品质的不二法宝。太行山大峡谷的成功转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服务中不仅要达到“礼仪周全、殷勤热情、及时有效”的基本准则,更要达到“满足游客的期待体验和主观感受”的高标准,这样,才能让游客舒心满意,也能让山西旅游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当前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我们需要在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不断开拓创新,外塑品牌,内强管理,加速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品质,唯如是,山西旅游则必有作为!(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