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带来乡村巨变

03.12.2020  08:09

  

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村民们正在健身。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五年本是弹指一挥间,但刚刚过去的五年,却是太原贫困落后地区和贫困村民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五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立足省城实际、聚焦深度贫困、坚持精准方略,举全市之力推进,取得了首战首胜、再战再胜、决战决胜的优异成绩。阳曲县、娄烦县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脱贫摘帽。昔日凋敝落后的贫困村蜕变成今天美丽繁荣的小康村,扶贫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产业扶贫富口袋

  曾经的娄烦县天池店乡河北村,贫困发生率35%,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有女不嫁河北村”在全县农村广为流传。“产业扶贫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河北村第一书记韩永政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北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禽养殖等产业,已实现整村脱贫。截至2019年底,河北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35%,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6700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近年来,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加快脱贫主导产业培育,持续加大娄烦、阳曲两县产业扶贫推进力度,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模式,带动了健康养殖、设施蔬菜、脱毒种薯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过去咱村都是种山药蛋,一年一亩地也就是三四百元。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引进了香菇种植项目,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打工赚钱,每个月增加了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说起产业扶贫带来的好处,娄烦县南峪村村民孙爱存深有感触。

  来自市脱贫办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娄烦、阳曲两县累计实施产业项目1026个,完工1026个,完工率100%,涉及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通过“订单收购+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带动2.5万余名贫困人口增收。光伏产业是我市扶贫的另一大亮点。我市把光伏作为产业扶贫主要抓手,确立了以村级光伏电站为主推模式的基本路径,建成了58座技术标准高、经济收益好、扶贫见效快的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达到106.78MW,光伏发电收益2.03亿元,惠及贫困村160个,贫困人口27460人。

  易地搬迁挪穷窝

  “多亏了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俺们只花了一万元,就住上了县城里的新楼房。入住的头晚,俺和老伴激动得一宿没睡着。”张存珍曾是阳曲县大盂镇大泉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当初入住县城集中安置点——新星苑北郑小区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张存珍家过去因病致贫,一家人都挤在两间破窑洞里。她说,搬进新房的感觉就和做梦一样。新居不仅水、电、暖、气、路、通信等俱全,而且安置点附近医疗卫生、中小学幼儿园、便民超市等应有尽有。不仅如此,经过扶贫部门帮助,她和爱人还在小区内找到了保安和保洁的工作,“心里只有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

  易地扶贫搬迁,被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我市聚焦深度贫困,锁定3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实施整村搬迁,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建成了20个集中安置点,圆满完成2866户7330人的搬迁任务,有效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不仅要“搬得出、稳得住”,还要有就业、逐步致富,我市从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扶持措施。目前,全市20个集中安置点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社区基层治理组织健全,实际入住率、产业就业保障率、腾退拆除率、复垦复绿率4项指标达100%,不动产颁证率达3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消费扶贫聚合力

  “消费扶贫活动,打通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凝聚起了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娄烦县贫困养殖户组建的鑫胜达合作社出产的黑猪肉今年以来持续大卖,其负责人马艳国表示,得益于政府部门频频组织的消费扶贫活动,包括娄烦黑猪肉、小杂粮、沙棘原汁、云顶山野生菌等大量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走上市民的餐桌,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

  我市把消费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认定扶贫产品169个、供应商26个,价值6.9亿元,销售金额达3.07亿元。今年3月和6月,我市成功举办娄烦、阳曲、清徐三县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和“太原市消费扶贫暨名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签订农产品采购意向合同1.5亿元,网络平台观看人数、访问线上店铺人数超千万人次,销售额超百万元。

  此外,我市创造性地构建起集“爱心超市”“项目超市”“消费扶贫”于一体的“1+3”社会扶贫模式,探索出社会扶贫的“太原样板”,得到了省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和推广。

  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市农业农村局扶贫科科长郭勇智表示,截至今年11月10日,全市累计脱贫160个村20104户55992人,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社会扶贫、精神扶贫、健康扶贫、对口帮扶四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和省扶贫办的推广。我市总体上告别了绝对贫困,进入了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