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看石楼——走生态脱贫之路

31.05.2016  10:01

石楼穷。总人口11.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就有3.6万人。

这个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的山区小县不仅经济欠发达,生态也十分脆弱,在脱贫攻坚中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重压力。

石楼如何改变贫困面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扎进”石楼采访了4天。穿行蜿蜿蜒蜒的崎岖山路,攀爬层层叠叠的沟壑梯田,听干部聊办法、举措,看百姓如何做、怎么干,答案渐渐清晰:走生态脱贫之路,在治山治水中拔穷根、谋发展。

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

山高、沟深、石头多、土地薄,是石楼的县情。

县政协主席郑连弟介绍,石楼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为鬼方,商为沚国。后来隋文帝杨坚驾临通天山,见山体自下而上“石叠如楼”,更名石楼至今。

石楼属黄土高原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1808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大小沟道就有5700余条,73%的国土面积水土流失严重,67%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面对穷山恶水,石楼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反复研究、几经权衡,统一了思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辩证关系,山清水秀空气好,是人类生存第一需求。生态好,百姓才能真正生活好;走生态脱贫之路,石楼的发展才真正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为此,他们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新理念,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

在“生态立县”理念下,石楼人“种树种到山尖尖,植绿植到天边边”。他们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构建起一条条红枣林带,一条条针阔、核桃、用材经济林带,一条条针灌杏混交林带。

绿化荒山过程中,石楼干部群众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精心造绿、护绿的动人事例和模范人物。在他们眼里,一棵嫩芽,就是一线生机;一棵幼苗,就是一片绿荫。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育林、护林,才使苗木成林,荒山披绿。

在“生态立县”理念下,石楼县委、县政府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多年欠发达,渴盼大发展。然而,吹响扶贫攻坚集结号的石楼,面对上项目、搞产业、建园区,他们没有一哄而上,照单全收,而是表现出难得的清醒,既考虑技术含量、就业容量,更追问环境质量,凡属重污染项目,一概拒之门外。

经过不懈努力,石楼生态优势凸显。据统计,全县退耕还林面积68.1万亩,是全省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干果经济林面积53万亩,是全省人均干果经济林面积最多的县;森林覆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目前已经达到30.8%,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  县委书记油晓峰动情地说:绿色发展没有定力不成。只有“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生态趋好之后,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石楼人在不断探索。

翻过一道道山梁,海拔渐次升高,绿意也越来越浓。来到临泉镇马村垣头上,漫山遍野的核桃树迎风舞动,令人心旷神怡。

一位60多岁的老汉正在核桃园里修剪树枝。上前搭话,老人给记者讲起种植核桃树的由来:“过去在山坡上种玉米,每亩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每亩核桃收入大几千元。四五年后,一家的收成就指望它们了!

说起种植核桃树,村党支部书记文三平一肚子感慨:“过去村民只能在山脚、山坡上垒梯田种玉米,有时收入还抵不上化肥钱;现在全村共有经济林1280亩,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近千元。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石楼县按照“东布核桃、西铺枣,见缝插针栽树苗”的思路,重点打造红枣、核桃精品科技示范园,向干果经济林强县迈进。目前全县红枣面积28万亩,核桃林面积25万亩。正常年景,仅红枣、核桃经济林总产值就可达1.11亿元,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900多元。

做大干果产业,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在石楼,有规模的红枣加工企业目前已发展到了十几家。走进树德枣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他们已将红枣加工成蜜枣、枣夹核桃等多种产品。公司通过内联农户、小厂,外联专家、市场的经营模式,产品销往北京、四川、广州等地。去年,加工转化红枣396万公斤,占全县红枣产量约13%,辐射沿黄河乡镇近12万亩枣园。总经理杨慧萍说,红枣是大家都熟悉的餐桌食品,和其他行业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同时对红枣的品质也提出更高要求。

懂“绿”护“绿”用好“绿”。“生态+旅游”是石楼实现优势转化的又一途径。打造黄河第一湾、棋盘山两个标杆性旅游景点,做精留村毛泽东路居地实景文化园项目集群如火如荼。当地百姓感慨地说:“现在,那些在大城市里为雾霾烦恼的人们,尤其羡慕我们石楼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实现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双赢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县长陈浩说,“目前石楼还有3.6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千方百计实现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双赢,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石楼农民脱贫不能不提“一红一绿”——大枣和核桃。从眼下来看,核桃产业正在迎风起飞。相反,红枣产业却遭遇困境。

前山乡紧邻黄河,是当地的红枣主产区,种植面积5万亩,农民人均5亩。从县城出发,车子行驶在盘山土路上,九转十八弯。在车里,记者捏着本子握着笔,竟颠簸得写不出能辨认的字。约莫两个小时,才到达了柏卜湾村。

46岁的闫喜平是村民小组组长。聊起红枣,他用了“爱恨交加”这个词。“近几年就没沾过红枣的‘光’。去年县里实施‘三三制’,算是稳住了枣农的信心!”闫喜平抬头望着远处的山坡,无限憧憬。

闫喜平所说的“三三制”是:在不同的成熟期内分三阶段采摘分销。同时提出,企业每回收枣农1斤青枣或鲜枣,政府补贴2角钱。

“‘三三制’是降低传统干枣销路风险和传统裂果风险的有益尝试。”副县长陈建林坦言,要想靠枣树脱贫致富,像以前那样任由其生长的粗放式办法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实施提质增效和市场资源整合“双轮驱动”,红枣才会重新“”起来!

枣业不给力,部分乡村种起了双季槐。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科学的。

裴沟乡曹家峪村,1000多口人,离黄河十几公里远,这儿枣树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老几百年了,我们也舍不得放弃枣树啊。”在荒凉的黄土高坡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岐山边种双季槐边唠叨,“枣树怕雨,核桃怕冻,槐树适宜在这儿生长,经济效益也不错,先种几亩看看。

在经济林上“掘金”的同时,石楼县还大力做好水、游、沟等文章。“沟域经济”这篇大文章正在石楼起笔破题,眼下已治理沟壑100多条,新增耕地5000余亩。

晌午将近,记者来到了富民林牧公司的湖羊养殖场,几百只湖羊正津津有味地吃料。全身雪白、羊毛卷曲、鼻梁隆起,十分可爱。

富民林牧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削坡填沟,在原先崎岖的沟壑两旁山坡上种上了层层的柏树,沟底新造的耕地上,建起了5500平方米的圈舍。公司创新借羊还羊(草)模式,加上政府提供的免费防疫、保险等服务,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3年计划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户。

逐绿而行,要留富于民,这样生态建设才可持续,才有生命力!”县林业局局长刘小龙的话颇有哲理。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