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村路  全力服务小康社会建设 □  长治市交通运输局

13.09.2016  13:38
十二五”以来,长治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勇于创新,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交通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工作主要体现为四个新: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资金投入46.8亿元,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899.375公里。累计建成农村旅游公路181公里、县乡公路318公里、村通水泥(油)路1167公里。完成农村街巷硬化工程12936公里,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建设任务204项501.78公里。 ——农村公路养护取得新突破。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设立了农村公路县级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率为100%。县乡两级养管机构设置率达到71%。完成安保工程970.686公里、危桥改造17座1423.5延米、危隧改造6处249.8米。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县公路绿化率达到72.7%,乡公路绿化率达到46.2%,村公路绿化率达到21.1%。 ——农村公路管理发生新变化。长治市和各县区先后组建成立路政大队,明确编制,配备人员,路政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至2015年底,全市县乡公路共查处各类损坏公路案件2245起,收取路损费831.4万元。路损案件发现率、查处率、结案率、赔偿率均在98%以上,路产恢复率达到100%。极大地保护了路产、维护了路权、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农村公路运营收到新效果。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全市共有农村客运企业10家,农村客运班线227条,运营车辆450辆。全市11个县区开通了城乡公交,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的线路达115条,公交化改造率达36.5%。全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达到5A的县区有1个、4A的2个、3A的8个、2A的2个。全市共建成20个县级物流中心,282个乡镇物流站,1198个物流信息点。县级、乡镇级物流站达到了全覆盖。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政府主抓,部门协作,形成农村公路工作领导新机制 长治市农村公路工作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形成了市县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部门齐参与的公路建设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各项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的圆满完成。 一是领导重视抓机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农村公路建设当作富民惠民的头等大事亲自抓。在实施街巷硬化全覆盖、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两大工程中,市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交通、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程建设领导组,并由市交通运输局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督查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成为工程建设的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政府督查推进度。在全市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期间,市政府专门组成验收组进行交叉检查验收;在完善提质工程攻坚阶段,市政府又组织领导组成员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管理、资金配套等方面按季度进行了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打分排队,在《长治日报》进行通报,推动了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三是以上率下见效果。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市长与各县市区长签订了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县市区长为工程建设第一责任人,将工程建设责任落实到了实处。各县区政府也成立相应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形成了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并采取县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等办法落实了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责任,保障了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二、多措并举,落实资金,为建设高标准农村公路提供保障 长治市在资金筹措上,既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范围内的资金,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了资金的落实到位。 一是政府倾力支持,优先配套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十二五”期间,市财政累计配套农村公路街巷硬化资金51100万元、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4413万元。并按照乡公路每公里5000元标准,每年补助1300万元,连续五年共补助6500万元用于乡公路日常养护。2016年,在市财政困难情况下,已将35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市级配套资金列入年度市财政预算。其中乡公路日常养护补助资金578万元,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161万元,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1761万元。二是合理配套资金,解决农村公路资金不足。近年来,省市县三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公共财政投入,想方设法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合理确定配套比例。实施街巷硬化工程时,按照街道每公里20万元、巷道每公里10万元的建设标准,省市县6:3:2的投资比例,使得两年时间就完成投资232920万元建成了12936公里;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为更好的发挥市级资金效应,我们将省厅规定的省市县配套比例6:2:2政策进行调整,即平顺、壶关、武乡、沁县、黎城5个财政困难县的配套资金比例降低为省市县6:3:1,减小了财政困难县资金的配套压力,鼓舞了贫困县的建设热情。三是进行资金奖励,推动工程建设。2012年,市政府拿出150万元对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进行奖励。长子县政府对推进快、质量好、程序规范的7个乡镇26个行政村给予奖励。市、县两级政府对考核出的工程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和激发了农村公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典型带动全面。实施街巷硬化工程时,选择黎城县、屯留县分别作为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建设典型示范县,通过选树典型,以点带面,迅速掀起了全市街巷硬化建设高潮。 三、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保障农村公路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农村公路关系民生,惠及百姓,长治市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保障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各项工作规范运作、公开公平、质高效优。 ——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严格履行农村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完善质量管理措施,健全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严格落实省厅农村公路建设相关制度,印发了《长治市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在农村公路养护上,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农村公路考核评比办法》,严格进行检查、考核、排队、通报,促进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下发了《长治市农村公路养护巡查制度》,建立起市、县、乡三级养护巡查制度,明确了市、县、乡三级的巡查责任、巡查周期及内容;制定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将养护工作与养护工程验收结果、养护质量、养护巡查情况、好路率、路面完好率等指标挂钩,构建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新模式。 ——在农村公路管理上,建立了县有路政大队、乡有专职路管队员、村有兼职路管员的工作机制,印发了《路政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各县市区路政管理工作目标内容进行量化考核,监督工作开展。 ——在农村公路运营上,制定了《长治市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通过公交化改造提高行政村客车通达率的工作机制。按照“1+6”城镇群先行、再推及全市范围,先县城到乡镇、再乡镇到农村的步骤,稳步实施了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努力构建资源共享、布局合理、衔接高效、经济舒适、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网络。引导鼓励农村公路客、货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行公司化改造、集约化管理,有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明确目标,创新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每年根据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制定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公路、运营的目标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督查,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认真开展督查检查。市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实行每月一检查、每月一排队、每月一通报的工程建设监督考核办法,做到及时掌握了各县市区建设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完善。二是实行农村公路养护百分制考核。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逐步形成了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三是制定了路政管理规范。出台《长治市县乡公路路产登记和路权管理档案制作格式》,对路产路权登记工作的格式、内容、标准等进行了统一,强化并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制定了“平安公路”五条硬标准。2013至2015年连续三年,全市创建完成了72条1284条“平安公路”。四是开展了全市农村公路和运输企业大排查。一方面市县两级对全市每个村、每条路、每座桥进行了排查,准确掌握了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为“十三五”农村公路发展和确保2020年每一个村都有一条小康路提供科学依据。一方面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交通运输企业安全大排查,对运输企业特别是农村经营业户的经营资质、车辆、人员、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了扎实整改。 “十三五”时期,长治市将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到2020年,实现“每村建有小康路,物流公交到村口,建管养全规范,有路必养达优良”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