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 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15.05.2015  12:02
      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村虽发展不及城市,但自然生态一直是不错的。很多饱受“城市病”困扰的人将自己的田园梦寄托于乡间原野里,但如今农业遭遇的面源污染形势估计令很多现代陶渊明都会怅然若失。       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从原因看,农村环境恶化的诱因很多,一方面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的转移排放;另一方面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如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等等。城市、农村两方面的内外作用,让曾经的“田园净土”遭受侵害。       根据农业部门的监测结果,太原市农业面源污染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有所改观,但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农田灌溉水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农用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处置以及畜禽粪便污染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太原市的农田灌溉水质在冬、春季相对枯水期全盐量及粪大肠杆菌群存在较严重的超标现象,超标比例分别为65%和70% ,部分灌溉点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生化需氧量、硫化物、氯化物等也存在超标现象。       从1994年至2013年的监测数据看,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常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各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600多万亩次,使用化学农药商品量在350~400吨、折百量(剔出各种添加剂后纯农药的含量)100余吨。氮肥每年稳定在4万吨左右,磷肥稳中有降,每年稳定在1万吨左右,钾肥和复合肥稳中有升。       地膜使用面积和使用量从2000年的13.5万亩、1080吨增加到2014年的35万亩、2800吨。随着用量的不断增大,农用塑料残膜清理回收十分困难,土壤中塑料农用地膜的残留量逐年增加,给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农用地膜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梦圆“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之举。       为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农业部近期发布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就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太原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杨美玲指出,要打好太原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太原市农业发展实际,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出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扶持政策,在化肥农药使用、地膜技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具体来说:       一是按照“改、培、保、修”的原则,实施土壤修复治理。 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土壤修复为主要内容,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为粮食和农业生产夯实长远基础。其中,“”就是改良土壤,重点是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改进栽培方式;“”就是培肥地力,重点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就是保水保肥,重点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推进深耕深松,推行等高种植;“”就是打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控施化肥、农药,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       二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常态化。 首先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其次是突出抓好农业重点领域面源污染减排。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生态拦截等项目为重点,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农业源氮磷污染排放。以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契机,推进畜禽清洁养殖、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建设。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全要素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研究开发一批农业面源防治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品,为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积累经验、提供范式。       四是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首先要加大机械化还田力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是秸秆农业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主攻方向。积极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其次是全面推进秸秆循环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循环利用为主,大力推广秸秆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全面推进以秸秆养畜为纽带的种养一体化,积极发展秸秆有机肥、秸秆优质饲料商品化生产,推进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等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秸秆循环利用水平。       五是加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步伐。 首先要加强地膜监管工作。加快推进地膜标准修订,严格规定地膜厚度和抗拉伸强度。将地膜质量列入农资打假重点范围,加强对生产商和经销市场监管,从源头抓好地膜产品质量,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其次是加大推动地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力度。继续扩大地膜回收利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规模,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动财政专项支持地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再次是启动可降解地膜示范和推广。选择部分地区和适宜农作物品种,试点开展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为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打开一条新途径。建立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评估评价体系,注重可降解地膜农田适用性的提升,关注农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       六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加大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的筛选和集成,因地制宜加以推广,通过张贴《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宣传画,发放《农药安全手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使用杀虫灯、杀虫板、臭氧发生机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减少菜田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蔬菜产品的品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