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深松作业
雷亚伟(左二)在基层检查工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
保护性耕作苗期数据采集
秸秆还田
盛夏时节,晋中大地处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广袤的田野里,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再过不久,沉甸甸的果实将会挂满枝头。果实收获后,就是整理土地的时间了。
近年来,在我市的很多地区,玉米、小麦等作物收获之后,清除秸秆残茬、精耕细作土地的现象已经很少能够见到,直接将秸秆留在地里、少耕甚至免耕土地的保护性耕作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
而我市农机部门通过秋季测产发现,与传统的精耕细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使农民能减少作业工序2—3道,降低作业成本20%,亩节约作业费用30—60元,平均亩产增产在6%以上,增产效益加节约成本,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60元,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都高兴地说:“这‘懒汉种地’的做法不错,人轻省,收成还不赖,逢旱遇涝收成都好!”
从精耕细作到少耕免耕——
保护性耕作开启生态农业新变革
农民口中的“懒汉种地”,正是对保护性耕作的一种诙谐但却形象的叫法。据市农机局工作人员介绍,所谓保护性耕作,是国际上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说白了,就是尽量少动土、少耕地,让土地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然后自己慢慢地恢复“体力”。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种庄稼必须首先把土地“伺候好”,而要伺候得好就必须精耕细作,种之前要起垄,要三铲三趟。收之后要把地表秸秆等有机物清理干净,使土地从秋收直到第二年春季完全处于裸露状态。然而正是这种“干干净净”的做法却被专家们证实最是不利于水土以及肥力的保持。甚至有专家表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环境问题,无不与我们沿用了数十年的传统耕作制度密切相关。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的一场举世震惊的沙尘暴。19世纪初美国开始大规模使用拖拉机翻耕土地,数千万公顷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为粮田,获得了几十年不错的收成。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持续耕作使裸露疏松的农田无法抵挡大风的袭击,成千上万吨表土被刮走,沙尘遮天蔽日,形成了震惊世界的沙尘暴。1934年5月的一场沙尘暴,从土地植被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连续3天,横扫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把3亿多吨土壤卷进大西洋,使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西部,不少人死于由沙尘暴引起的肺炎。
这场沙尘暴彻底惊醒了人们,20世纪中期,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如何做到保护性耕作,彻底取代传统的耕作技术,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人们开发出了保护性耕作法和植树、种草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沙尘暴的猖獗。
市农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就是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而它的先进性则表现在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通过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和作物根系成长,建立源源不断的土壤水库;二是利用免耕播种、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层的破坏;三是用大量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使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实施,再次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启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变革。
在保护性耕作中,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松整地是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的一项耕作技术。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松整地被作为一项内容写入其中:“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
自我市2010年实施深松整地以来,截至2014年,全市深松整地实施面积达78.4万亩,每亩地补贴25—35元。2014年市农机局为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申请了200万元的市财政补贴资金,在省级补贴资金上每亩累加补贴10元。这项作业实施后增产、蓄水保墒效果非常明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从政府推动到市场化运作——
保护性耕作意识深入农民心中
我市正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有15个年头了。
15年来,全市累计实施面积达130万亩,辐射推广面积达300万亩。国家投入资金26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市、县配套资金750余万元,农机户自筹资金达9000余万元。全市基本形成了平川小麦区、东山玉米区、榆太祁平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区域发展格局。
15年来,我市保护性耕作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992年,中澳专家经过数据对比,认为山西省与澳大利亚气候、降雨量、气温比较相似,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农机局及晋中市农机局的配合下,选择了我市寿阳县和临汾市尧都区两个地区作为试验示范区,分别进行了小麦和玉米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正式进入试验引入阶段。
经过三年的研究,基本确定了小麦和玉米耕作的机具体系和技术体系。我市保护性耕作进入到了示范推广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市各地建立了星星点点的示范区,进一步促进技术机具体系的熟化,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农机手、农民起到良好示范效果,真正起到示范、辐射、推广的作用。同时,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市、县两级农机部门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宣传培训,积极做好技术的推广应用,并给予了示范推广地区一定的机具补贴和作业补贴,鼓励农民和农机户参与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队伍中来。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推进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这项技术在我市形成了燎原之势,催化出农民的自觉行为,进入向市场化行为过渡的阶段。市、县两级农机部门通过购机补贴大力支持农机户购买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截至2014年底,我市拥有免耕播种机2023台,精少量播种机6984台,秸秆还田机2006台,深松整地作业机579台,稻麦联合收割机984台。秋冬季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在村庄公路旁,看到地里直立或是覆盖着田野的秸秆,不会再嘲笑说这是懒人种的地,而是会心一笑,形象称为给土地“盖被子”。
经过15年来的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已经日趋熟化,并且在保护性耕作实施地的农业生产中扎根,成为农民自觉的耕作行为,保护性耕作真正进入到市场化运作阶段。政府的推广行为逐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政府以宏观管理为主,农业生产回归其本身的市场运行规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力军。祁县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农户通过“全托”或是“半托”形式将土地交由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合作社统一组织协调、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费,大面积实施保护性耕作,为被托管农户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14年该合作社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万余亩。
从保土保湿到增产增效——
保护性耕作产生效益日益明显
最初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但随着这一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完善,人们惊喜地发现,保护性耕作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据市农机局数据表明,通过连续三年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9%,同时可提高玉米单产15%左右,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亩收入增加20—30%。与此同时,连片大规模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可有效促进土地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流转,有利于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夯实农业基础。
在我市,广大农民已普遍认识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实在在的收益,国家、省、市也在逐年加大对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仅2014年,全市投入保护性耕作的资金达1235.2万元。其中国补资金176.3万元,省级资金95万元,市、县两级配套资金20万元,农民自筹943.9万元。在政策和资金双轮驱动下,我市广大农村出现了空前的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热潮。
2014年,太谷县任村乡西贾村村民程爱友的20.5亩玉米全部使用机械进行了深松耕地。他说,这两年看到别的村民使用保护性耕作的办法不错,他也开始学着用保护性耕作法种地,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春天忙着旋耕灭茬,破垄夹肥、坐水、镇压、中耕铲趟,而是一次完成春播,一下子减少了四五道生产工序,既省工又省力,腾出时间还能到外面打工,真是一举三得。他同时告诉记者,以前春播时一般都要浇两三次水,现在只用浇一次水,玉米长势就特别好,种一亩地仅水钱就能省四五十元。
与程爱友有相同感触的还有榆次区张庆乡的段志刚,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保护性耕作让农民在田里干得活少了,赚钱反倒多了,土地也肥沃了,生态也保护了,这项技术确实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