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活了  效果好了 省公路局推行养护计划决策管理新机制催生公路养管新变化

28.07.2017  15:11
我们晋中公路分局这几年在没有养护大中修专项计划的情况下,对207国道等薄弱路段进行了大中修综合治理,就是集中利用了省局的补助、奖励以及切块费用完成的,在省局新的计划决策管理办法出台前,这是难以办到的。”近日,晋中公路分局有关负责人对笔者这样感慨道。 近年来,省公路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简政放权、公开行政、科学决策、提高效率为目标,以“两下放一公开一奖励一应用”为重心,初步建立起一套养护计划决策管理新的运行机制,并取得良好成效。 主要做法一是把国省干线公路养管基本费用按当量里程全部切块下达到各地市分局,要求全部用于养护工程,自行安排计划包干使用;二是将150万元以下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各分局,进一步提高分局计划的自主性;三是对储备项目或省局统一补助的项目按重要性、紧迫性,以各种权重打分排序确定,所有切块资金按照统一公式计算分配,做到公开透明;四是每年按全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费总额的5%提出奖励资金,对养护质量好的分局进行奖励,由其自行安排用于养护工程,形成养护工作的良性循环;五是全面推广使用养护科学决策系统,每年利用道路自动检测车对全省干线公路进行普检,通过对检测数据的系统分析提出养护决策报告,为路况质量评价、养护决策、养护工作奖励等提供客观依据。 对于建立和推行这种养护计划决策管理新机制的初衷,厅党组成员、省公路局党委书记雷天才是这样说的:“多年来,我省干线公路养护计划编制工作一直是由省里‘一竿子插到底’,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成品油税费改革、省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以及路况水平的发展变化,以前的办法在具体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一些程序和标准不够公开透明,为基层向上‘跑计划’留下了空间。实际上基层最了解自己所管养公路的薄弱之处,要实现精准养护,把有限的养护资金用在刀刃上,主要办法就是简政放权。” 省公路局局长惠高峰作了进一步说明:“我们把一定范围内的权力下放,加大各分局养护计划的自主性,激活基层养护工作活力,这也符合中央精神。我们对养护费用实行切块包干的办法,就是为了树立一种导向,以此激发各基层养护单位发挥自身能动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路养护工作上来,杜绝失养、弃养。我们实施的养护奖励金制度,对在横向上比较全省排名靠前、以及自身纵向上比较路况指标有提升的分局进行奖励,使得各分局越是精心养护,越是能得到更多养护资金,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养护工作的积极性。” 那么,这些新措施具体效果究竟如何呢?晋中公路分局提供的一组数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近年来,晋中公路分局统筹使用养护资金累计完成路面大中修327公里,其中,2016年路面养护投资占到了养护费用的61%,小修养护成本平均下降了9.2%;与此同时,在没有大修改造项目(上级计划)的情况下,2016年末优良路率较年初提高了13%,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提高了3.6,公路技术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这种成效在临汾公路分局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省局计划管理方式的改革,对分局产生了倒逼机制,促使我们进一步加大机械化养护力度,痛下决心解决‘养人’与‘养路’的问题。我们严格核定百公里人员配置,将县段级养管机构107个股室精简为68个,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关系218人,将159名非生产岗位人员调整充实到养护一线,把更多的经费用在了养路上。”临汾公路分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临汾公路分局将省局下达的养护资金30%统筹安排,用于大交通量和薄弱路段的路面处置;70%再次切块下达各公路段,其中人工费不超过50%,路面养护费用不低于30%,其余20%用于设施维护、标志标线等,各项养护计划实现了更加精细化的安排。 新机制的推行,也促使各基层养管部门积极通过开展工作创新,进一步增强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是我们新建的新型防滑料堆料台,不占路面、路肩和边沟,仅仅利用边沟上方空间就解决了防滑料堆放的难题,既消除了占道堆放的安全隐患,又减少了日常的抛洒浪费,这个做法正在全分局推广,省局领导也给予了肯定,我们要以此争取上级的创新奖励”。不久前,在带领笔者看过207国道南张坡段两侧边沟上整齐、美观的97处防滑料堆放台时,运城公路分局万荣段段长显得自信满满。另据了解,近年来晋城公路分局的“互联网+”养护管理新模式,阳泉公路分局的国道示范路改造,长治、朔州、运城公路分局的路面精准化养护也都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省公路局养护计划决策管理机制的转变,使有限的养护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更加均衡、更加合理,促进了资金使用效益更好的发挥。省公路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省局以奖励方式下达各分局的养护资金达7828万元,在养护总体支出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全省干线公路路况保持了稳定。与此同时,在养护任务逐年加重、养护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新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推行,使各分局逐渐抛开了过去单纯“等靠要”的想法和做法,转而主动寻求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改善路况质量。省公路局及各地市分局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利用省补市建、省市共建以及吸引社会资本(PPP)等方式进行公路改造,进一步形成了以建促养、以养稳建的国省干线公路建养新格局。


□   尹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