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山西交通人”:安得通天道  甘为铺路石 ——阳泉郊区公路管理段旧街道班班长荆喜庆先进事迹

16.03.2016  18:42

  荆喜庆,一个在公路一线干了一辈子的养路工人、道班班长,把自己大半生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路上。40多年来,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养护成绩突出,多次被省公路局、阳泉公路分局评为“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2015年被阳泉市文明委授予2014年度“阳泉好人”称号。

孜孜以求  以路为业

1973年,年仅17岁的荆喜庆怀着对公路人的崇拜在阳泉郊区公路管理段辛兴道班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人。刚参加工作时,对养路还是一知半解的他由于手脚勤快、脑子灵活、踏实肯学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掌握了处置各种公路病害的方法。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他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养路培训班,养护知识不断丰富,逐渐成为基层养护战线上的一把好手,从统计员到班长一步步走来,他更喜欢上了养路这个职业,经常是一边领着工人施工,一边与技术人员分析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晚上还要忙着记工、计量、报表、算账……虽说辛苦,但他却觉得十分充实。昔日的伙伴们有的成了大老板,有的住别墅、开好车,有的当了官,也有人曾叫他一起去搭伙做生意,他却说自己不是个生意人,懂的只有路。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几十年的护路养路,路在他心中,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于是,当周围的世界发生着改变,只有他还在坚持默默守着脚下这条路……

爱岗敬业  精心养护

众所周知,养护工作是一个苦、脏、累的重体力劳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割长草、填坑槽、扫路面、除边沟、清塌方、搞加铺,工作相当辛苦。为确保所养管的公路长年保持“畅、洁、绿、美、安”的目标,作为班长的荆喜庆总是以道班为家,坚持每天第一个上路,最后一个离开,无论晴天、雨雪天、还是节假日,每当走过307国道,人们总能在路上发现他忙碌的身影。中等个子,头发花白,微驼的后背已经湿透,黑黝黝的皮肤也被汗水浸润得一片片泛白,或是修补路面、或是疏浚涵洞、或是平整路肩,或是栽花种草,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他和道班兄弟们的精心养护下,他们班所管辖的路段总是路容整洁、边坡平整、排水通畅、鸟语花香,旧街道班也多次荣获省公路局、阳泉公路分局“标兵道班”、“文明示范道班”、“先进班组”等称号。

勤于钻研  善于创新

在日常养护中,他发现公路两侧的百米桩因为位置较低,经常会被草丛遮掩,有时还会遭到人为破坏,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于是,他带领道班人员在完成日常养护任务的同时,利用下班时间潜心钻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利用废旧模板,按照规范要求亲自制作百米桩模型,组织道工自行预制百米桩,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移动式百米桩”,极大地改善了百米桩易丢失、损坏等问题,同时保证了公路里程准确无误,受到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目前,此项技术已在该路段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

荆喜庆还利用业余时间采集各种花草种子,在公路两侧种植了大量适应本地水土和气候的花草,并利用周边天然石头雕刻成文化石,打造成一处处路边小景。这不仅大量节约了养护成本,而且实现人与路、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突显了特色养护的亮点,提升了特色路段的品位,把路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心系大局  忘我奉献 

由于长年辛苦的体力劳作,荆喜庆一直被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等顽疾困扰,但他却极少请假休息。有一次,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他负责养管的307国道坡头路段山体忽然发生大面积塌方,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正在生病的他得知此情况,冒着暴雨第一时间赶到了塌方现场,并立刻向段里领导报告了险情,同时他又立即组织道班人员开展抢险,由于该路段山体地质复杂,落石险情不断加大,需要设立险峻监控点,他不顾病体未愈,毅然坚持野外驻守了20余日,险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他却因过度劳累引发高烧住进了医院……

对工作多一份投入,就意味着对家庭多一份愧疚,对自己多一份不顾。多少年来,上自孝敬老人下到教育一双儿女,全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头上,看着爱人一天天苍老的面容、渐渐微驼的背影,心底的亏欠和愧疚,总能让一向在危难面前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老泪纵横,可是肩上的这份责任让他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对妻儿说抱歉……

对路的爱有多重,道旁的每棵树都知道;对路的情有多深,路上的每颗石子都清楚。“安得通天道,甘为铺路石”,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赞歌颂词,荆喜庆的工作看起来是最平凡最不起眼的,但他却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如同一块毫不起眼的铺路石子,把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对个人价值的诠释,全都默默地抒写在了管养的那条路上,用“爱岗、敬业、奉献”谱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朴实无华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