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健康太原”建设 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23.12.2021  08:11

   编者按: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健康太原”建设,千方百计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改善百姓就医环境及就医感受。

  今日起,太原日报从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改革、人才“强卫”四个方面,多维度呈现我市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全力保障百姓生命健康方面所作的努力。

  婚检率由7.9%提高到69.87%,围产期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至1.4/万,降幅达70.21%;3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65%;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开通率100%;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94岁……近年来,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共卫生成效显著,医疗保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更加到位,健康服务有力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精准疫情防控 牢牢守住“太原阵地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坚持“”字当头、“”字引领、“”字托底,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精准施策,用30天时间全面遏制疫情传播,用39天时间实现本土病例清零,并数次组织大规模重点人员排查和核酸检测清零行动,成功迎战国内多地突发疫情。截至今年12月22日,我市连续598天保持本地病例零报告。

  坚决扛起当好首都“护城河”的政治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在全国率先制定国际航班经停入境管理服务导则,在全省率先建立进口冷冻冷藏肉品集中监管总仓,累计接机82架次、13133人,成功拦截16批次涉疫物品,未发生境外输入关联疫情。

  坚持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作为又一次大战大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我市先后开展重点人群紧急接种、分阶段接种、百日攻坚行动、扩大免疫行动、清零行动,接种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截至12月20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51.62万剂次,累计接种466.98万人,接种剂次和人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已完成1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419.36万人,1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任务完成率达106.22%;累计完成3岁~11岁人群接种36.18万人,接种覆盖率达69.62%;累计完成3岁~11岁人群全程接种12.65万人,接种覆盖率达24.33%;累计完成加强免疫20.53万人。

  探索医改新路 推进“健康太原”建设

  推进“健康太原”建设,深化医改是一场“重头戏”。

  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厅缴费窗口,一位刚刚付完药费的患儿家长说:“一到冬天,孩子就总感冒。这次医生给开了两盒‘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我记得以前一盒48.3元,现在只要42元,确实便宜不少。”为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破冰”前行,我市114所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22.3%上升到32.34%,药占比从改革前的42.6%降至31.06%,“取消药品加成”这一医改“硬骨头”被啃下。

  同时,我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加快推动深化医改向纵深发展,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实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阳曲样板”“清徐经验”在全国推广,城区医疗集团建设为全省提供“太原方案”,县域内就诊人数明显提升;瞄准构建分级诊疗格局,建成25个跨区域医联体,实现三级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两个全覆盖”,群众就医秩序更趋合理规范;健全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启动实施“信用+综合监管”国家试点,围绕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制定分类监管办法,建立基础信用数据库,按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为全国、全省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提供了有益经验。

  推进“百院兴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驱车沿滨河东路一路向南,过晋阳桥,向东驶入汾东商务区贾家寨村,远远看到气势恢宏的现代化高大建筑群,便是投资18亿元、历时4年建设、占地面积308亩的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2019年11月30日,我市“百院兴医”工程中最大的两个项目——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市妇幼保健院长风院区同时开诊。这意味着,我市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百姓“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今年1月30日,位于小店区华章西街和人民南路交叉口东南角的市疾控中心新楼启用;4月27日,市人民医院晋源院区开诊……近年来,我市把“百院兴医”工程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卫生投入,先后在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启动实施22个新改扩建项目,投资总概算60亿元,累计有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14个项目建成投用,与2015年相比,全市编制床位、卫技人员总量分别增长8.83%、25.66%,每千人口床位数、医师数分别增长0.14张、1.07人。

  借力市委人才新政,引进建设院士工作站9个、高层次人才215名,多渠道培养各类卫生人才2529人;建成省、市重点学科专科202个和名医工作室217个。率先在全省建立二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体系,基层机构诊疗量较2015年增加1.78%,村医队伍建设经验全国交流。建成全国、全省名老中医工作室18个、中医药先进单位(特色基层机构)133个、基层中医馆82个,获评“山西名中医”14人、获批“山西名药”2种。

  完善“智慧医疗”破解百姓就医“”事

  “信号连上了,我现在给患者做甲状腺超声检查,请各位专家指导。”“好的,杜大夫,你从前往后连续缓慢扫查。”……11月13日,市第二人民医院会议室的电子屏幕上,患者的超声检查画面实时传输,省、市超声专家与县、乡医疗机构的医生隔屏对话,正在为阳曲县西凌井乡卫生院的一名70岁患者进行远程超声会诊。

  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智慧医疗”走进乡村卫生院,通过专家“线上下基层”的方式,高效输出优质专业技能,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享受省、市专家的会诊服务,这是我市千方百计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新兴信息手段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不断优化各诊疗环节,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持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现预约诊疗、优质护理、运营评价全覆盖。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搭建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紧急救治“全市一张网”,急救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全省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顺利通过国家级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健康太原服务体系覆盖3400余万人次,让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智慧医疗”带来的便捷、实惠。

   短评

  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

  我市紧紧围绕“健康太原”建设,着力推动疫情防控在严防死守中巩固拓展,突出抓好全面深化医改、“百院兴医”工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健康老龄化等重点工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在优质优效中持续倍增。一个个民生指标、一幅幅民生图景,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举措,切实增强了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多病并存、多因交织,“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守护百姓健康更需多方发力。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城市公立医院、“三医”联动、公共卫生体系“四项改革”;统筹推进百院兴医、人才强卫、中医药强市、健康细胞建设“四大工程”;不断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卫生服务、智慧健康服务“五大体系”;着力提升医疗救治、应急处置、医养结合、妇幼保健、职业健康、家庭发展、科技创新、综合监管“八种能力”,将更好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我市新冠疫苗累计接种人数达466.69万人 位居全省第一
  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我市也在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2月19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49.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