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瘦身健体" 山西下大力气助推省属国企高质量发展

06.11.2019  08:01

  省属企业集团层面混改实现破冰,建投集团与中国中铁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出让51%的控股权,引资额将达到70亿元左右;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将在今年年底完成;上海进博会期间,我省新推出25个混改项目对外发布……11月5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副主任张宏永、高春毅,就我省省属国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有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宏永表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启动以来,我省持续在改革攻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等重点工作方面,在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进博会期间新推出25个混改项目对外发布

  我省坚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目前,省属企业子企业混改率达到70.9%。省属企业集团层面混改实现破冰,建投集团与中国中铁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出让51%的控股权,引资额将达到70亿元左右。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大地国际5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向社会资本发布了一批股权转让项目,已有2个项目完成混改,10个项目确定了合作意向方,在上海进博会期间,新推出25个混改项目对外发布。

   经营业绩考核“一企一策”股权激励试点已在山西汾酒落地

  为保障各项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我省建立了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功能定位和分类,对省属国企开展差异性、精准化“一企一策”经营业绩考核;全面完成182户省属国企公司制改制清零工作;开展董事会向经理层扩大授权试点。首批派出45名外部董事,省属国企覆盖面达到1/3,今年将实现竞争性国有独资公司派出外部董事全覆盖。

  针对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业,我省分类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股权激励试点已经在山西汾酒落地;在5家省属国企集团层面开展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试点,在2家省属国企集团层面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省属企业及各级子公司累计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453人。

   清理“僵尸企业”大幅减轻国企包袱

  “我们不能再让国企穿着棉袄游泳,背着‘僵尸企业’奔跑!”新闻发布会上,张宏永表示,为大幅减轻国企包袱,我省大力推行“瘦身健体”行动,将企业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4级以内,已累计压减法人单位1000余户;2018年,中央驻晋企业及省属国企占全国1/10任务量的“三供一业”100%完成协议分离移交,移交地方政府之后正在加快维修改造;省属“僵尸企业”出清72户,年内出清200户以上。

  对我省196户特困企业开展专项治理,2020年基本完成减亏增利任务。有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的18家省属国企中,6家已经完成改革;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面启动,首批试点的同煤集团近11万人已全部移交大同市管理。

  到2020年煤与非煤产业历史性“结构反转

  张宏永透露,我省对国有资本布局进行了系统规划。根据转型发展要求重新审定了省属国企“一主三辅两培育”产业目录,构建全省域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统计监测体系。制定了三年转型目标,规划到2020年,省属国企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降低到50%以下,实现煤与非煤产业的历史性“结构反转”。到2019年9月底,该占比已经从61.2%降低到56%。强化项目牵引,到2020年将有总投资7000多亿元的支撑性、牵引性转型项目竣工投产。

  能源革命、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国有资本布局新方向

  “为彻底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我省已从政策层面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能源革命、新兴产业、公共服务方向进军。”张宏永表示,在能源革命方面,我省三年累计退出煤炭产能6690万吨,占全省的3/4,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从45%提升到66.3%,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积极布局煤基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推动现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差异化、集约化、循环化和环境友好型迈进。推动煤电联营,省属电力企业加快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并以股权合作方式,实现了晋电送苏。同时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推进电力结构向新能源发电升级,电力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占比超过10%。以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组建山西燃气集团公司,着力构建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新格局,打造全国非常规天然气基地。2019年1—9月,煤层气抽采量达到22.44亿立方米,利用量15.52亿立方米。

  在新兴产业方面,我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密集组建了文旅、环境治理、大数据、交控、通航、民爆、信息技术、生物、设计等新公司,引入优质战投,成立产业基金。省属企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和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2019年1—9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8类新兴产业工业产品总产值完成360亿元,同比增长11%。

  在公共服务领域优化方面,能投公司完成铁路资本金投资444.73亿元,为全省新增铁路里程2600公里,带动山西铁路投资2400亿元。国新能源建成覆盖全省的“两纵十五横”共6000公里长输管线和6300公里城市输配管网格局,具备了“一省一网一主体”的功能实力,供气人口达2050万人。交控集团累计投资475亿元,建设513公里高速公路,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质增效。航产集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通欧洲、美洲、澳洲航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创新成果

  “我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继取得一批创新成果。比如,太钢相继研发生产出‘笔尖钢’‘手撕钢’,新开发出高强度特殊防弹用钢;潞安集团致力推进‘双替代’,产出了全球‘第一桶’煤基合成III+基础油,彻底扭转了国内Ⅲ类高端基础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阳煤集团晋华炉工艺技术,开创了新型煤气化技术改造先河总体技术,首次实现了中国自主煤气化技术在海外的商业化应用;晋能集团超高效异质结(HJT)组件,获得了全球首张HJT光伏组件IEC新标准认证和光伏领跑者‘前沿’技术认证……”新闻发布会上,张宏永欣喜地说,这些新项目、新技术相继投产,为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非煤产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

  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经济指标总体呈现出“三增一降”的良好态势,即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实现利润持续增长,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截至2019年9月底,省属国企累计完成增加值1946.9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完成856.7亿元,占比44%,比去年同期的38.6%提高5.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累计实现利润254.6亿元,同比增长23.3%。上缴税费765.9亿元,同比增长8 %。资产负债率74.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清收持续加力,同比下降6.7%。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0.41、0.34和0.28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规模效益双快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