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山西侯马市 依托信息化建设走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之路

04.03.2016  17:03

      □通讯员  钮清海

      侯马,地处晋南,有着厚重的春秋晋国文化传承,是一个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包容开放的新兴城市,是山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卫生城、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但这样的一枚晋南明珠,却有着水资源严重短缺之痛: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08立方米,是山西省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已逐渐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占全市总面积39.2%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地下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为打破这一“瓶颈”,自2008年以来,侯马市以实施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为依托,以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综合施治,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走出了一条以精细化管理为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

      企业生产用水计量已成常态

      在侯马,有多家老字号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众多的民营企业,工业领域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成为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引领全社会节约用水风气的“龙头”。

      为此,侯马市在水务局建成了全市水资源信息化管理中心,其管理的水资源智能远传监控设备遍布侯马市内各用水户,对用水户的用水情况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众多的驻侯马国企、民营企业纷纷加强各自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山西北方风雷公司作为大型国企,在企业内部实行水资源五级计量定额管理,形成了总厂用水计量—部门用水计量—车间和居民区用水计量—居民小区单元用水计量—居民户用水计量共五级用水计量管理。

      在计量方式上,侯马市全面淘汰旧的旋转式水表,安装了预付费式的IC卡计量水表,企业生产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实现了全覆盖。地下水资源价格的及时上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开展节约生产用水、集蓄利用雨水、开展污水处理二次回用、实行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工业企业领域的节约用水成为了新常态。

      城乡生活用水“锱铢必较

      在居民生活用水方面,近年来,侯马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三级计量设施的配套安装率达到85%以上,年节约用水量25万立方米,全市安装的预付费IC卡水表超过1.25万块,安装刷卡式控水器96台,涌现众多生活节水示范小区,居民生活用水量保持在人均每月3吨以下。

      为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计量难、管理难的问题,从2012年开始,侯马市依托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的优势,大规模持续推进以城市自来水进村入户为模式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64.1%的农村实现了居民用水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农村生活用水不仅告别了“大锅水”“福利水”,而且严格、规范的用水计量管理和预付费模式,大幅强化了农村群众的节水意识,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

      2015年11月,侯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同时,要落实该市既定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就必须强化以农业灌溉用水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侯马市的国家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即将收官,11.25万亩农田即将实现节水灌溉。下一步,侯马市水务局将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努力通过水权分配、水权交易等方式的实现,促进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化、计量化、信息化管理,使农业灌溉这一用水大户大幅度“瘦身”。预计到2020年,侯马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提高到0.56以上,2030年将达到0.6以上。(作者:钮清海)

来源:第3779期 现代水利版 出版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