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

08.07.2015  16:47

    核心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认为,职业教育法在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紧修改职业教育法,出台配套制度,建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同时加大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国务院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办学模式,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报告时指出。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承担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功能。4月12日至18日,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湖南、吉林对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这是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第一次执法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两省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两省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校热企冷”的办学状况亟须改变

    “记住安装顺序,别装错啊!”说话的男子叫岳鸿周,吉林公主岭市职教中心的一名教师,此时他正在指导学生组装曲轴飞轮。

    4月16日,检查组来到公主岭市职教中心。据介绍,这里的汽修实训中心与4S店合作,维修全国各地的车辆,学校出场地和提供理论教学,实际操作的老师都来自4S店,学生修理的车辆直接与市场对应。岳鸿周2010年毕业后,在长春干了一年汽车修理,后参加长春市汽车维修大赛获奖,被学校聘为教师。如今,他既有教师资格,又有高级技工等级证书。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如今,吉林的职业院校普遍试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毕业生约占总量的30%。其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嵌入产业、工厂嵌入学校”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王晓初说:“教室就是工作岗位。实践中用得着的,学生就学。

    检查组发现,虽然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可以举办职业教育,应当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实习。但在实践中,由于法律责任不明确、激励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

    湖南省虽出台了校企合作办学意见,但由于缺乏法律法规支持,执行力度不够,企业对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常德汽车机电学校校长张力告诉检查组,“校企合作最大的障碍是企业在合作中没有收益和补贴,而法律又没有规定企业对学校有特定义务。

    吉林也是如此。由于缺乏经济利益驱动和法律政策的保障,有的企业办了职业学校,但没有经费投入,有的甚至因此而想着撤出不办了。据了解,目前吉林省全省行业、企业办学不足20所,且多数学校投入少、发展举步维艰。

    如何让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赵郁提出,在修改职业教育法中,可考虑进一步明确企业的责权利。

    检查组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通过税收优惠、财政直补、购买服务等支持企业投入和兴办职教,鼓励企业举办实训实习基地,探索实行“学校+企业+实训基地”的培养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

    有“双师型”师资,才能名师出高徒

    众所周知,培养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技工等级证书的“双师型”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保证名师出高徒,湖南省修改完善了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办法,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动态管理、自主聘用”。全省从2010年起将各类公办职业院校教师绩效工资纳入财政全额保障。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凡是新引进的专业课教师,任教前必须到合作企业下厂见习锻炼一年,在岗专业课教师五年一个周期到企业顶岗培训半年至一年,并从合作企业聘请一批生产一线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库。

    吉林允许职业院校聘请企业人员兼职,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目前已分别从35%、28%提升到52%和45%。目前,吉林省的各市(州)组织职业学校广泛开展专家讲座、技师演练、观摩教学、说课评课等多种教师培训模式。

    但是,检查组所到之处,都能听到职业教育师资编制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反映。湖南高职院校缺编率达65%,中职学校缺编率达73%。一些职业学校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不足20%,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标准。同时,农村地区职业学校更是由于待遇低和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在吉林公主岭市,多数教师还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实践经验,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面对这些问题,检查组呼吁,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师资。建议在现有教师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增加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配备优秀教师重点充实一线教学和专业指导岗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同时,破除用人制度障碍,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一边是高就业率,一边是招生难

    据了解,职业教育法实施19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共培养超过1.3亿名毕业生,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资源。

    4月14日,检查组来到湖南湘西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吸引眼球的是校园墙上到处张贴着从这里走出去的就业明星。康家军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专业是农村家庭经营,毕业后创办了绿草地景观设计公司,目前年薪达60万。创业成功后,他没有忘记学校的培育之恩,每年向学校捐赠20万元,设立奖学金。听完他的事迹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频频称赞,“这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他认为,这样的就业之星就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同一个环境里走出来的同伴更有说服力。

    据长沙市市委常委夏建平介绍,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创业示范基地,长沙通过创新“企业办校”“引厂入校”“学校办厂”,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上岗操作,毕业即就业。近3年,长沙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

    与职教生高就业率形成鲜明反差,招生难一直困扰着职业院校。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以来,全国中职招生年均下降近60万人;少数高职院校招生出现生源不足、报到率较低的情况。

    这个问题在吉林尤为突出。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职业院校招生难的困境越来越突出。全省中职招生数量近几年在持续减少,在校生从22万人左右减至不足20万人,部分学校面临生源危机。

    这是一个需要破解的矛盾。检查组建议,要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的劳动价值与社会贡献,宣传技能人才刻苦钻研、岗位成长的先进事迹,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同时,立法机关还要通过修改职业教育法,扩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建立严格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等等。

    加大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4月11日,检查组不辞辛苦,驱车5个多小时来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是为了看一看既是民族地区又是农村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

    当检查组来到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时,学生们正在进行电力线路实训。检查组成员、学院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吴正有在一旁介绍,学生实训的设备全是由中央财政支持的。

    检查组参观了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一件件学生的苗绣作品让检查组赞叹不已。吴正有介绍,湘西州目前拥有2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学院还专门开设了民族工艺专业。

    湘西花垣县姑娘吴雪莲是该院一名服装专业的学生,“本来我考上了普高,但家里没钱,上不起。服装专业的师姐们毕业后都很快找到了工作,我现在好好学,过几年也会像她们一样。

    像吴雪莲这样的幸运儿,在湖南还不少。目前,湖南全省中职学校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困难学生,以及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全日制残疾中职学生均可享受免学费政策。

    尽管这几年,湖南、吉林通过加大农村、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扶持力度,起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良好效应,但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些地区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水平仍然较低。

    为此,检查组建议,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机制纳入各省对口援助工作总盘子,重点在师资、专业、实训基地等方面对受援学校进行内涵式帮扶;支持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职业学校和专业,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发展良性互动。

    职业教育的喜与忧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累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亿多人次。

    六大困难和问题:

    1.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

    2.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3.职业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够健全

    4.教师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5.企业办学的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

    6.职业技能培训难以满足需求

    ——摘自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

责任编辑: 包瓴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