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到重庆的一路青春

21.01.2016  12:32

 

陈小康 余冬冬

“菲姐,这周咋又啷个忙?”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法院大观人民法庭,时常有人对着一位30多岁的姑娘这样打招呼。“我也不晓得怎么大家都这么叫,总之都这么喊,是因为我长得显老吗?”杨晓菲做了一个欲哭无泪的表情。杨晓菲算是南川法院的一个“有名有号”的人物了,曾是该院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和最年轻的女庭长。其实1984年出生的杨晓菲才31岁。大概是因为在西藏长大,毕业后又在西藏法院工作过的缘故,菲姐个性大大咧咧,喜欢笑着说话,跟人“自来熟”。虽然才31岁,菲姐却已在大观法庭庭长职位上干了3年多。今年,因工作成绩突出,杨晓菲被评为重庆法院第二届十佳青年法官。

她担任庭长的大观法庭,这段时间也被评为重庆市法院第一批民生法庭达标单位,还被评为重庆市法院“优秀人民法庭”。

法院来了一位前审委会委员

杨晓菲大大咧咧的性格,一半是因为重庆辣妹子的基因,一半则与西藏的成长环境有关。杨晓菲的家乡是重庆南川,但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从小就与父母一起在西藏生活。

小学到高中都在西藏念书,大学在陕西西藏民族学院政法系就读。2005年毕业后,杨晓菲进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人民法院工作。“那时候,曲水法院一年只有五六十件案子,而且多数是一些农村家事纠纷,法院里总共也就几个工作人员。”杨晓菲那时才21岁,“我的梦想就是当好一名法官,因为语言不是很畅通的原因,我一直想换一个环境。”

在曲水法院工作了5年左右,杨晓菲已经成长为该院立案庭副庭长、审委会委员。但在2010年,得知南川区法院面向社会招录法官时,她没有犹豫。“你如果来南川法院了,你在曲水法院的职位就没有了哟。”面试她的工作人员特意提醒她。“我十分清楚,很多事情需要从头再来。”

2010年5月,她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出生地——到南川法院工作。家人对她的决定也表示了支持,杨晓菲的爸爸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姑娘能有机会回老家工作,我们支持,等我退休了,也准备回老家去安度晚年。”

  “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有时候一天接触的当事人,比我以前一年接触的都多,很多东西要重新学,有时会觉得累,但每天多学一点,反而觉得特别充实。” 刚进入南川法院时,杨晓菲被分配到立案庭,成为一名普通的立案窗口工作人员。

在立案庭工作一年多后,2011年7月,杨晓菲被调入民一庭,成为了当时民一庭唯一一名30岁以下的法官。民事案件一件又一件送到了她的面前,让杨晓菲过足了“法官瘾”,一鼓作气办了120多件案子。因为有着西藏的工作经历,加上在立案庭和民一庭的工作表现都很突出,赶上南川法院提拔重用年轻干部,杨晓菲被选任为民一庭副庭长,成为了当时南川法院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南川法院的民事案件多是一些杂事、琐事、小事。“每天会面对很多夫妻间的争吵、朋友间的反目、邻里间的不和等负面情绪,但同样也会看到许多握手言和、拥抱复合的温情画面。”杨晓菲对办理民事案件有自己的理解,“办理民事案件,能看尽人间百态,万千纠葛,看得多了,自己也会成长、成熟。”

2013年初,南川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决定》,从法庭队伍、工作机制、工作保障、便民诉讼建设、法庭文化等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人民法庭建设。为培养和锻炼青年人才,南川法院将大量的青年干警安排到基层人民法庭锻炼,并选派了4名办案和工作经历相对丰富的青年法官主持辖区4个人民法庭的工作。

2013年4月,杨晓菲通过竞争上岗,被任命为大观法庭庭长,成为南川法院人民法庭历史上第一位女庭长。

法庭来了一位“菲姐”

大观法庭成立于1956年3月,是距离主城最近的人民法庭,辖五镇三乡,辖区面积385.0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16万余人,辖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是重庆生态大观园建设的主要基地。

2015年6月,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大观法庭立案窗口。杨晓菲一眼就认出了她,老太太曾因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来打过官司。“陈大妈,您有什么事吗?”杨晓菲上前问询。“我家老头子在工地出事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到现在那个工地老板还没有把剩下的工资给我。只有来找你们了。”

老人的老伴在一个工地上帮人照看材料,前不久在住的地方去世了,但是工资还没有支付,她找对方老板,对方总是故意拖延,所以她才找到了法庭。

  “您把老板的电话给我。”

杨晓菲拨通了电话与工地老板沟通,摆事实,讲法理。当天,老板就让员工把欠下的5100元工资送到法庭,交给了陈大妈。

案子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免除了老人的诉讼成本。“法庭能够帮忙解决的绝不推脱,适合巡回办案条件的要坚决走出去。一切从利民、便民、为民出发,法庭工作才好做,才能做好。”杨晓菲说,“群众心里明白得很,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可你,法庭的工作也好开展。” 她到大观法庭后,法庭30%的案件通过巡回审判方式审理。

杨晓菲深知,自己到法庭时不到30岁,而基层断案除了法律知识,还要了解社情民意。“庭里年轻人多,多出去办案可以一边办案一边学习,还可以做好法制宣传。”因为法庭法官经常外出办案,有时当事人来法庭了却找不到人,杨晓菲在法庭外墙开设法官外出办案公示栏,公示每个法官的联系电话,这样当事人时刻都能联系上法官。

  “一些很小的举措,但一定要用心。现在我们每周一要开一次庭务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好新一周的事情。”杨晓菲要求每个人都得有一个“周计划”。从接任庭长至今,她已在大观法庭任职3年多,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400余件,无一上访、无一重审、无一再审、无一超审限。3年多里,几乎走遍了辖区五镇三乡所有行政村,从乡镇的党委、政府到各村支两委,都知道大观法庭有这么一个做事利落的女庭长,菲姐之名也逐步散播开了。

“菲姐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诉讼的事,都比较重视。上次我们一起自己用电脑制作法庭的二维码便民诉讼服务指南,反复修改,一直弄到晚上8点多才定稿下班。”大观法庭书记员吴昱曦说,“今天能做完的事,菲姐一般都不拖到明天,她是个女汉子,风风火火,比较执著。”

南川区黎香湖镇西湖村村委会宋主任非常认可法庭的工作:“杨庭长帮我们村解决了不少家庭、邻里纠纷,遇到了法律纠纷上的相关难题,我们都去请教她,我愿意当好大观法庭的便民联络员,协助办好法院的事情。”

当姐就要有姐的担当

基层法庭的法官不好当。

2014年11月,杨晓菲一行三人,带着便携式巡回审判包前往辖区一农村,准备巡回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

翻过山坡,穿过田坝,快要到目的地时,正在干农活的村民看见了,对着法官你一句我一句地骂了起来。

“你们这些人,人家家里头三个小孩那么小,你们非要把人家拆散,判啥子离婚。”

“我看你们是一天到黑吃多了没得事干,对得起天地良心吗?”

“你们法院的,就晓得干些拆散人家家庭的事。”

……

杨晓菲没有说什么,继续到开庭地点,当庭宣判了双方离婚。“男方在外有外遇,对妻子不忠诚,并且有家暴发生,甚至把孩子学费拿去打牌,整天游手好闲的,虽然双方生育有3个儿女,但女方实在无法忍受才起诉离婚。听见那些骂声,当时心里也觉得委屈。不过案子该怎么判还得怎么判。判决本身就是最好的法治宣传。”

有一次,杨晓菲正在法庭加班,接到了一个电话:“杨晓菲我警告你,你要是敢给我们判离了,我让你好看,让我不好过了,你也别想好过!”这是一起离婚案件的男方当事人给她打来的电话。杨晓菲听出对方是喝醉了酒:“你有什么话可以在法庭上说,不要喝多了给我打电话。”她没有和对方多说话,直接挂了对方电话。

在遭遇这些无谓的工作压力时,杨晓菲才会泛起感触。“有时,一个人在夜里会想,我不远千里一个人回到南川,离开家人这个决定到底正不正确?”

“后悔吗?”身边很多人都问过她这个问题。

“事情都有正和反,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只要梳理清楚了,一切都会变好的。”杨晓菲何尝不想家人,“只是现在要更努力工作,法庭的事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家人也理解我的决定,在这里我也认识了一群如家人般的同事和朋友。”

南川法院民一庭助理审判员何丹曾在大观法庭工作过,在她眼里,“菲姐就像大管家一样,喜欢操心。我们加班或者周末值班,只要她有时间,她都过来陪着我们一起,还给我们把饭弄好。”

在大观法庭助理审判员冯超眼里,菲姐的标签是热心肠。2013年,任某、周某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诉至大观法庭,要求解除与其养女、养女婿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两位老人的子女均已过世,2013年与养女、养女婿达成遗赠赡养协议,约定赡养、继承事务。但小两口将老人2万多元存款挥霍后,却未履行赡养义务。因两人以女儿、女婿的身份落户在老人户籍中,使得老人又无法进入政府的五保名单获得生活保障。“菲姐要求承办法官尽快开庭审理,尽快作出判决,最终老人得以进入当年的五保名单。”案件审结后,大观法庭的工作人员筹款买了被子、米、油等生活用品给老人送去,“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案子,她总是嘱咐我们平常有空多做一些回访工作,任何案子都要尽量办得‘事了人和’。”冯超说。

 

 

责任编辑:武文静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