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安静好读书

26.11.2015  07:34

  朋友、同事中,孩子入读小学者渐多。他们再三探讨如何保证孩子的营养和睡眠,怎样选择学校和老师,以及什么样的方式能提升智力和成绩。笔者每次与闻,都会多嘴多舌:先让孩子静下来,再图未来,否则一切白搭。

  笔者敢冒不韪论断,基于几方面考虑。一、对多数孩子来说,学习既不好玩,又难而累,没有苦心孤诣精神,难以为继。二、小学以至高中凡12春秋,从小养不出安静习惯,心浮气躁,坐卧不宁,大点再想按住很难。三、热闹耗神费力,让人思维趋简。安静节省体力,又让人顾首顾尾,保有能量。四、诸多专家忠告,孩子由小而大,安静读书、思考、干活时间须渐次增加。国外一些研究机构长期追踪论断:孩子六七岁时若每天不能安静几十分钟,入学后难以跻身优秀行列。

  现实如何?笔者观察,不管男孩、女孩,多数都安静不下来,尤其小学生和即将上小学者,精力旺盛,负担其小,除了睡觉和上课,无时无刻不在跑跳吵闹,追逐打斗,全然不顾时间、地点、场合等。有的无礼至极,有的侵害了他人利益,有的扰乱了社会秩序,家长也甚少约束,即使偶有说教,也近于撒娇。笔者常年乘坐公交,逢上下学高峰,小学生只要拥挤而上,车内必定其乱如麻,分贝骤升,说吃的喝的穿的玩的,骂老师同学朋友家长的,一路不得消停。平时嘴闲不住,手脚乱动,眼珠疯转,上课再专注,学时再认真,又能怎样?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分数居高不下,达此目的,孩子首先得有大量时间思考和钻研,而喊着闹着浮着躁着,南辕而北辙。

  孩子因何闹腾,又怎么安静下来,如此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和应对。其一,营养过剩。生命尚在孕育中,母亲就大吃二喝,强力补充;及至成长阶段,更是母乳、奶粉、牛奶、鸡蛋、肉类等悉数上阵,嘴张得动,胃盛得下,就狠命填充。这样弄,孩子营养严重过剩,静下来憋得难受,只能通过折腾消耗。所以,为健康和安静计,尽量不要让孩子吃得太多,七八成感觉不到饥饿和胃的存在最佳。另外就是想方设法消耗体力,孩子累得疲惫不堪,没劲乌泱了,也会安静许多。

  其二,诱惑过多。最近几十年来,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吃喝以至穿戴、玩乐层出不穷。这对生活益处颇多,却也不无弊病,其中严重分散未成年人注意力即是其一。比如饮食的色、香、味,衣着的新、奇、怪,游戏的暴力与色情,网络的自由与野蛮,许多成年人面对也身不由己,别说视觉、味觉、嗅觉等尚在发育的孩子。刚静一会,吃喝来了,刚适应一种,新玩意又到,不大呼小叫才怪呢!防控办法,竭力减至最少,甚至拒绝诱惑入门。

  其三,父母影响。孩子难以安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家庭环境。有的家长放纵嘴巴,只要醒着,就像机枪开打没完没了,吵得居所嗡嗡作响;有的则一惊一乍,吃口饭大声称赞,洗个脸呼呼作响,以证明自己存在;有的则出入门摔得山响,接打电话把自己和对方都当成聋子,高声喊喝;有的做饭不是砸了锅,就是摔了碗,弄得叮当作响,声震屋瓦。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方面学习大受牵连,另一方面还会耳濡目染,不自觉跟着学,以至养成过于生活化的喧闹习惯和性格。这对学习极其不利。

  其四,污染太重。近年历经努力,生活环境大有改观。但总体而言,与宜居目标仍然相去甚远,尤其空气质量,污染重,氧分少,极大地损害了人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方当成长,行走户外迫不得已,居于家庭、学于校内既无向好趋势,反而闭窗关门,停滞空气,则心烦意乱、坐立不安难以避免。内心不净,定力有限,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甚难!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