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05.03.2016  09:39

  嫦娥五号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四个首次

  人民日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吴月辉)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代表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嫦娥五号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4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距地约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此外,嫦娥五号任务还有“三新”:全新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全新的火箭——长征五号,全新的发射场——海南文昌。

  胡浩介绍,与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相比,嫦娥五号执行的任务多,结构更复杂。嫦娥一号是单体,嫦娥三号则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

  “嫦娥五号由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像‘葫芦娃’一样串在一起共同组成。当然,任务中这四器会多次分离。目前,我们正在生产上天的产品,还要做一些实验,检查检测好的话就实施工程的飞行阶段。”胡浩说。

  胡浩表示,一系列“首次”和“全新”,决定了嫦娥五号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工程难度很大。“特别是采样、转移、分装都是以前没做过的。在月球上自行发射、在月球轨道上交会对接,远距离小目标,很大程度上靠自主,可靠性、安全性需要地面反复验证。

  如果嫦娥五号顺利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将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月、落月、返回的全面完成。接下来,中国会实施载人登月吗?

  胡浩说:“中国人一定能站到月球上。通过之前探月工程的实施,月面软着陆和返回地球都走通了,积累了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和生命支持系统。如果这个具备的话,载人登月应该没问题。

  煤化工研究取得突破 煤制烯烃将告别高耗水

  人民日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吴月辉)费托(F—T)过程一直以来被国际能源界和化工界视为煤转化领域里不可替代的过程。如今,这一过程被中国科学家颠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代表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科研人员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直接转化,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

  据介绍,德国科学家费舍尔和托普希1923年发明了煤经合成气生产高碳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费托过程。然而,该过程并不完美,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外,还要消耗大量的水,且产物选择性差,后续处理消耗大量能量。

  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高端如航天飞机,日常如生活用品,所用的许多塑料都是从烯烃生产而来的。

  抚仙湖保护将划生态红线

  人民日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杨文明)云南省玉溪市市长饶南湖代表4日告诉记者,玉溪市将通过划定生态红线、统一托管等举措,确保境内抚仙湖保持在Ⅰ类水质。

  位于云南玉溪市境内的抚仙湖,蓄水量206亿立方米,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占全国Ⅰ类水质湖泊淡水资源的90%。

  “十三五”期间,玉溪市将创新思维,通过深化改革保护抚仙湖: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环保、城乡、土地利用等规划“多规合一”,划定生态红线,把全流域作为一个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二是通过统一托管,将整个流域纳入一个行政管理单位,解决多头管理问题,确保管控力度和效果;三是运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推进和管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四是争取政策支持,运用新型棚户区改造政策整合资源,推进生态移民。

  渝新欧班列已开行530趟

  人民日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蒋云龙、李坚)“自首趟渝新欧铁路班列开行,至今已整整5年了。”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马忠源代表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渝新欧”已经进入常态化运行。截至今年2月底,“渝新欧”共开行530趟,约占整个中欧班列开行数的50%,进出口货值超过100亿美元,占整个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入境货值的80%。

  “目前,渝新欧铁路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载体,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也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马忠源认为,“渝新欧”的成功开行,使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在海运、空运之外还有了其它选择。不仅打通了一条中国内陆通往欧洲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大大减少了货物进出口的时间成本和环节成本,还推动了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推动了重庆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责任编辑: 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