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毛之地”到产业勃发 小水利“激活”云南碑格乡

11.05.2015  11:25

记者 彭旋 文/图

碑格乡,位于开远市东部,全乡国土面积22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12米,高寒山区,境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总人口15700余人,其中97%为彝族支系朴拉人和苗族。

缺水,一度是碑格乡的代名词。没有水,什么都“玩不转”。曾几何时,能从容用水,是这里大部分村民的梦想,谈发展,想都没想过。然而,2007年全乡第一座水库的兴建,让村民的梦想变为现实,8年的时间,碑格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有了水,过去的劣势似乎都成了优势,产业起来了,人富了,小水利推动了碑格的大发展。

关键词:留水 大兴水利 留住幸福水

碑格乡变了,因为能留住水。

4月23日,走进碑格村委会碑格一组村民王进文的家时,一家人正吃午饭,十多碗菜把方桌摆得满满当当。黄瓜、红豆、大白菜这些曾经的“稀罕物”,现在已是家常菜。“以前想吃蔬菜都要去相邻的中和营镇买。碑格的地理环境,就是天天下雨也留不住水,吃水都困难,更别说种菜。现在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水直接到家里,这些菜都是自己种的。”王进文说,过去整个碑格乡除了几个水源较稳定的村组外,大部分人吃水只能靠人背马驮。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7年,碑格乡终于迎来兴建水利的好时机。那一年,全乡第一座水库——库容23.6万立方米的鲁姑母水库启动建设,碑格乡自来水厂也于同年开建。

2011年,第二座水库——库容68.5万立方米的阿优水库开建,同时还建了13座2000立方米的大水池、800多口水窖。

依托这两座水库,引水管网如毛细血管般地将自来水厂、大水池、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地边水龙头相连通。这种“水源→小坝塘(大水池)→小水池→水窖→地边水龙头→田地”的水资源配置方式,被形象地总结为“蜘蛛布网、长藤结瓜”。

至此,碑格乡如打通了“七经八脉”,开始有了生机。

如今,这张水网已经有434公里长,连接着两个小(二)型水库、28个2000立方米水池、12个1000立方米水池、11个500立方米水池、64个100立方米水池,上千个小水池、小水窖,以及2000多个灌注桩。

现在全乡44个村小组每家每户都已经通水。”副乡长蒋伟说,计划“十三五”期间再修两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再增加100万立方米,到时候就能彻底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这场持续8年的山区水利建设,对王进文的好处就是,他家现在有7个水龙头,厨房里两个,厕所里3个,院子和猪圈里各有1个。“从山上干完活下来,晚上就可以冲澡。”王进文说。

关键词:用水 水网展开 一样兴百样兴

碑格乡还在变,因水而生的产业更加丰富。

一直以来,烤烟和藠头是碑格乡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密布全乡的水网,激活了碑格乡的发展思路,各种产业多路并进。

去年,我们引进企业,打造了200亩夏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计划逐步发展到万亩。”副乡长李清明说。

之所以有企业看中碑格乡,乡农科站站长杨翠华解释,“在我们这里种蔬菜,夏秋季节不容易受病虫害影响,这就是高海拔的优势。

另一个被挖掘出来的本地资源是开远滇杨。这种本地树种四五年即可成材,不但有助于恢复山区植被、防治水土流失,还可做家具、房屋建筑等用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目前全乡种了10000亩开远滇杨,”李清明说,该乡还实施了占地200多亩的乡土苗木基地建设,主要种植梅花、香樟、樱花等。

除了这些,碑格乡还有一样最不缺的资源——风。

一期24台、二期20台、三期24台,计划6月20日前全部并网发电。”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大黑山项目部经理李红亮说,去年8月总投资21亿元的碑格乡大黑山风力发电项目全面开建以来,已有3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400多万度。

此外,在大黑山一带,以退耕还草的方式还种植了6000亩高原草场。“现在已经有1200只羊,200头牛。”蒋伟说道,今年乡里还要和企业合作,把土地流转出去,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

蒋伟告诉记者,乡里对大黑山还有一个远期规划,就是把草场、风力发电景观、鸟道等打造成一个连片的户外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

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2014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79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58元。

关键词:管水 破解水困 重建更要重管

因为曾经缺水,碑格乡对水利设施管理的重视无以复加。

水管站,是碑格乡与水有关的事务总枢纽,这从门前挂着的6块牌子就能看出:“农民用水户协会”、“集镇自来水厂”、“水利抢修配件库”、“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阿优水库管理所”、“防汛抗旱指挥部”。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是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分为总会和各个村委会的分会,负责全乡水利工程管理、防汛、抗旱、蓄水、供水、收取水费、维修管道、安装等工作。

就是这样一个半官方民间组织,让全乡形成了乡、村、组三级管理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保障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并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作物种植前,层层上报用水计划,乡水管站按照计划提前通知放水时间。田间地头灌注桩的阀门,都由水管员管理,平时不得随意开启。

在管理方面,杨翠华目光不仅仅落脚在设施的管理。在她看来,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碑格乡,如何做好生态维护和管理同样重要,“种树也是要讲技术的,不能随便挖个坑就把树苗栽下去。另外,栽了之后还要加强管理,即使我们每年只种10亩树,只要管得好,时间长了,碑格乡的生态环境也会有大的变化。

目前,碑格乡的水利设施已能满足大部分生产生活需求。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显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大力涵养和保护水源,二是对水资源和水利设施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调配。”乡党委书记陈健康表示。

记者手记

从打基础做起

碑格乡的出名,源于它 “蜘蛛结网、长藤结瓜”般的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模式。到去年底,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已经超过3000人。

是什么力量让碑格这块偏僻的高寒之地发生了一场山乡巨变?

面对严苛的自然条件,8年来,碑格乡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打基础,路、水、产业,山区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一个一个做,用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的好处慢慢影响大家的观念,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为了做好水事,他们发动群众参与山区水利建设,用涓涓清水吸引老百姓义务投工投劳。完成这些水利设施,碑格老百姓义务出工出力6万多个,这个总人口才15000多人的乡,曾经一天同时有6000多人参与水利建设。

不仅如此,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碑格乡抓住每一个机会,把自身的资源转变成看得见的经济价值。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中国华电集团大黑山风力发电项目落户碑格乡。当时该公司与开远市商谈风力发电的选址问题,正巧,时任碑格乡乡长施厚光在旁听到,立马搭话说,“来我们碑格乡嘛,你们不是在找风吗,我们那穷得就只剩下风了”。也就是这句玩笑话,拉开了这个21亿元大型工程的序幕。

这里曾经贫穷、干渴、单调,自然条件把碑格乡的农业、农村、农民捆绑得死死的。但是,从兴修水利到开发产业,务实和因势利导为这里松绑。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