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非法集资坑骗中老年人

17.05.2016  10:22
 

近年来,公安机关破获了大量以高息高回报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案,案件受害者大多数是50岁至60岁的中老年人,被骗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办案民警根据接触的涉案警情和办案经验,在此揭示五种常见非法集资手段,提醒中老年人谨慎投资理财,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用小利小惠吸引投资

骗子承诺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起初按时足额兑现,实则用后面投资人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等筹集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携款潜逃。

披合法外衣从事非法集资

骗子每到一个城市,找当地人沟通办理完备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租用办公楼,购置家具充门面,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但其“公司”并不开展规定的业务,只是非法集资。

编造虚假项目

骗子编造投资植树、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中老年人入股,或以林权代管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存款。

混淆投资理财和银行存储借贷概念

投资理财类公司经营范围不包括吸储和放贷,而有些不法公司依旧开展了此类业务。还有些骗子以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等新名词迷惑中老年人,打着专卖、代理、加盟连锁、电子商务等幌子,诱使其投资。

利用亲情、友情“杀熟

一些投资人想挽回损失,或为了多拿“提成”,不惜欺骗父母、配偶和子女,甚至拉亲朋、同学或邻居参与投资。

警方提醒,投资理财要保持理性,不要轻信高利率、高回报,不要忽视投资理财风险,更不要冒险为他人做担保;如果对投资项目、理财产品“看不准、摸不透”,坚决不参与。市民若发现非法集资线索,请及时拨打110举报。

友情链接 全国公安网站 山东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警察网 全省公安网站 大同市公安局 朔州市公安局 忻州市公安局 太原市公安局 吕梁市公安局 晋中市公安局 阳泉市公安局 临汾市公安局 长治市公安局 晋城市公安局 运城市公安局 省级政府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云南 陕西 青海 其他网站 法制中国网络电视山西频道 山西公安交警网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